本文围绕北京通州区金地北京壹街区业主遭遇“坟景房”的问题展开,讲述了业主买房前后的情况、开发商及销售人员的相关承诺与实际情况的落差,分析了“坟景房”法律纠纷焦点,并介绍了目前开发商采取的措施及各方态度。
在房地产市场中,海景房、江景房、湖景房和山景房是大家熟知的概念。然而,网络上悄然出现的“坟景房”,却只有少数购房者有所了解。所谓“坟景房”,形象地说,就是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墓地景象。
据北京日报的报道,通州区金地北京壹街区的多位业主正面临着一个令人苦恼的问题。原本满心期待着即将交付的新房,能拥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可现实却残酷地给了他们一击——他们的房子竟成了“坟景房”。一位业主王先生无奈地说道:“打开窗户,眼皮子底下就是几百座坟。”经过实地查看,发现最近的住宅楼距离墓地仅仅约30米。
新房窗外现几百座坟,美好期待成泡影
王先生带着记者来到小区外的墓地,呈现在眼前的是几百座高低错落的墓碑,坟墓之间的排列十分紧凑,一些墓前还摆放着祭品。从碑文上可以看到,较新的墓碑立于2024年。墓地的北侧,仅仅隔着一条马路,就是金地壹街区6号地块的住宅区,两者相距仅约30米。王先生满脸愁容地表示,自己期待已久的新家变成了这样的“坟景房”,心里别提多糟心了。
从屋内向外望去,墓碑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视线范围。据业主介绍,6号地块大约有140多户居民,其中有3栋楼超过30户居民“开窗见坟”,他们的视野直接受到南侧墓地的影响。王先生沮丧地回忆道,当时看房的时候,就是看中了这里的环境好,买房看沙盘的时候,沙盘上小区南侧显示的也是绿地。这房子原本是买来给老人养老的,现在都不敢跟老人提新房的事情。
记者分别探访了中层和高层住户,透过窗户放眼望去,视线范围内全是林立的墓碑。王先生忧心忡忡地说,南侧窗户原本是通风、采光、视野最好的一扇窗,如今不仅窗外的风景变成了坟景,安全问题也让他十分担忧。
据了解,金地北京壹街区是由北京金地通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2021年开工建设的,该项目以低密度洋房为特色。目前,一期、二期住宅已经完成交付,三期6号地块预计于4月30日交房。业主黄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在2023年购买的该小区期房,当时房屋还在建设中,只能看到小区大概的位置。合同中的项目周边不利因素条款中虽然提及了小区东北侧及南侧各有现状陵园一处,可能存在视线影响,但并没有说明具体的位置、面积和距离。
多位业主表示,对于小区南侧的墓地他们并不知情,而且购房时销售人员从未提及此事。有业主回忆说,签合同时销售人员一直强调合同是有关部门审核过的制式合同,没有问题,也无法更改。而且签合同的时间很短,厚厚的一百多页合同,要签名的地方特别多,关于墓地的内容只有几句话,还在很靠后的位置,也没有加粗或突出标记,他们没注意到就被催着签完了。
也有部分业主说,自己在购房时就已经获知小区南侧有一处墓地,所以特意进行了咨询。销售人员信誓旦旦地承诺墓地一定会迁走,他们才决定缴纳购房款。业主提供的信息显示,销售人员曾再三承诺交房前墓地一定会迁走,并出示了迁坟公告。
然而,交房的日期越来越近,当年承诺的迁坟却丝毫没有动静。业主从宋庄镇民生保障办公室了解到,小区南侧的墓地是大兴庄村集中埋葬点,它是历史形成的,早于小区开发40多年,并且是全村唯一一处集中埋葬点,属于村集体土地,性质为林地。目前,这里已经建设了总墓位共412个,已安葬墓位数量为358个。由于村内已经没有特殊用地可用于集中埋葬点的迁移,所以墓地暂时无法搬迁。
销售人员在2023年、2024年均向业主出示过迁坟公告,但仔细查看这份公告可以发现,它显示的是因通州区宋庄镇双埠头村、大庞村、大兴庄村等村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建设,需占用大兴庄村公墓,要求未联系到亲属的墓穴在2020年10月31日前与镇政府取得联系。规自委通州分局答复业主,小区外的集中埋葬点是由于金地壹街区小区建设征地需要及保障大兴庄村的安葬需求,原墓地以及周边散坟于2021年1月统一迁到现墓地范围内。业主这才恍然大悟,迁坟确有其事,但并非如销售人员所说是为了将现在的集中埋葬点迁走。
开发商相关负责人对业主解释称,金地公司自开发建设后一直在努力同相关部门协商,也愿意通过投入资金或其他方式推动解决此事,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目前仍然未能达成。对于此前销售人员承诺入住前迁坟一事,该负责人辩称公司没有故意误导业主。
开发商建起15米高墙,能否解决问题?
记者梳理发现,有关“坟景房”买卖纠纷此前在全国多地上演,但诉至法院的结果,往往都是购房者败诉。败诉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墓地不在“红线”范围内,开发商不需要告知购房者,购房者需要尽到谨慎注意义务。
“坟景房”法律纠纷的焦点,在于“房屋临近墓地是否属于出卖方信息披露的范畴”。2003年6月1日施行的《最高法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一些开发商据此认为,墓地位于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也就是“红线”之外,其没有法定告知义务。法院也是依据这一条款,认定开发商不存在违约行为,购房合同合法有效。
然而,虽然墓地在“红线”外,但它与小区咫尺相邻,难免会给业主造成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这种情况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购房者的购房决定和成交价格,所以开发商不应刻意回避和隐瞒相关信息。诚然,购房者负有谨慎注意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购房者的信息不对称,加之工地施工围挡等阻隔,很难全面准确了解周围环境,这就需要开发商更多地履行告知义务。
事已至此,问题到底应该怎么解决呢?开发商相关负责人再次对业主解释称,金地公司自开发建设后一直在努力同相关部门协商,也愿意通过投入资金或其他方式推动解决此事,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目前仍然未能达成。
对此,业主咨询了通州区民政局、规自委通州分局、通州区园林绿化局等单位,均表示此处集中埋葬点是未经审批占用的林地。同时,宋庄镇民生保障办公室及村委会工作人员也表示,这里是大兴庄村唯一一处集中埋葬点,目前村内已无处可迁坟。考虑到村里的现实需要,只能暂时在这里进行安置。小区业主告诉记者,对此大家表示理解,但是无法接受开发商买房时的虚假承诺。
小区开发商经与大兴庄村村委会协商,决定在该集中埋葬点四周建设高墙,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阻隔小区住户的视线。记者现场探访时看到,墓地靠近小区的一侧正在建围墙。截至发稿,一座84米长、15米高的高墙已经垒起。
然而,这一做法并未得到小区业主及村民的认可。业主认为,开发商建墙治标不治本,而村民也认为如今这处埋葬点空间狭小。大家都希望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本文围绕通州区金地北京壹街区“坟景房”事件,详细介绍了业主遭遇的问题、开发商及销售人员的相关情况、“坟景房”法律纠纷焦点以及目前采取的解决措施。该事件反映出房地产销售中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开发商应更全面地履行告知义务,同时也需要寻求更好的方式来解决业主与村民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