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中国具身智能大会,介绍了大会现场发布的多项成果,如“具身智能十五大重点方向”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白皮书》,展示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还提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和企业数量情况。
在科技浪潮不断奔涌的当下,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中国具身智能大会于3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盛大召开。此次大会意义非凡,现场重磅发布了“具身智能十五大重点方向”以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白皮书》等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总台记者毛宇轩来到了中国具身智能大会的现场进行实地探访。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具身智能机器人正朝着通用泛化、实用化和应用化的方向大步迈进,努力在实际场景中落地生根。记者面前呈现出一个无人值守的便利店场景,在这里,机器人导购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能力。它能够小心翼翼地拿起易碎的盒装饼干,也能稳稳地抓取瓶装饮料,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是其通用泛化能力的生动体现,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的魅力和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像这样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不仅在中国具身智能大会上精彩亮相,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常设展中也有展出。它们已经不再是停留在理论和实验室阶段的产物,而是开始逐步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各个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对于未来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此次发布的“具身智能十五大重点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引作用。它系统性地梳理了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路线图,涵盖了多模态具身感知、具身自主学习、具身大模型等多个关键领域,为科研人员和企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白皮书》更是全面而深入地解释了具身智能的概念与内涵、关键技术、数据集和平台、目前的行业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并且通过深入分析,总结了具身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记者还从此次论坛中了解到,在2024年,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经接近3500亿元,相关企业超过2400家。这一组数据充分显示出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也为具身智能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坚实的产业基础。
2025中国具身智能大会的召开,通过发布“具身智能十五大重点方向”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白皮书》等成果,为具身智能技术发展绘制蓝图。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始在日常生活中落地应用,展现出通用泛化能力。同时,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庞大,为具身智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预示着具身智能将在未来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