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三宗地块成交一事展开,介绍了地块的成交价格、位置、建设规划、建筑风格、停车配置等情况,还提及了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规模及建成后的交通便利性。
据“北京通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有了新的动态——又有三宗地块成功成交,此次成交总价达到了20.3亿元。这三宗地块都位于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总面积接近41000平方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三宗地块之上,将会拔地而起一座高120米的地标性建筑,未来它将成为该区域的新名片。
本次成交的三宗地块分别是FZX – 0101 – 0307(1),FZX – 0101 – 0306、0307(2)、0309以及FZX – 0101 – 0307(3),它们精准地坐落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其具体位置为东至通运路,南至副中心站南街,西至紫运东路,北至副中心站前街(不过要注意,规划路名最终是以批复地名为准)。
项目位置示意图。图/“北京通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从上述地块的“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审核意见函中可知,三宗地块的地上建筑面积超过了15万平方米。在建筑布局上,地上建筑会以城市副中心站屋盖区域为核心,在周边建筑空间的围合下,形成一种中间低、向两侧逐渐升高的独特城市天际轮廓,这样的设计不仅美观,还能体现出城市的层次感和韵律感。
此外,在FZX – 0101 – 0309地块北侧,将会打造那座高120米的地标建筑。这座地标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将体现六环的门户作用,让整个区域的天际轮廓线错落有致。同时,为了提升街道活力,还鼓励在建筑首层设置零售、展览、康体、娱乐等活跃公共功能,让这里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建筑风格方面,整体建议采用现代简洁的风格。这种风格能够突出副中心交通枢纽、商务中心的现代国际性功能定位,同时还能体现通州的历史人文传承,打造出具有国际魅力、现代活力的城市形象。在建筑色彩上,强调副中心水彩清韵、朴雅相容的色彩定位,鼓励近人尺度建筑的色彩多元性。而高层办公建筑则以高明度、低艳度的灰色为主色调,这样能很好地突出现代感。
三宗地块建成后,还会充分考虑停车需求,留出充足的停车位供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靠。停车泊位按照低配建、上限控制的原则进行配置,配建标准是每100平方米建设0.4个停车位。停车位为普通自走式停车位,并且会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为了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提倡对建筑配建机动车停车位采用错峰停车和分时调配的灵活管理模式。另外,这三宗地块还将配建不少于352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可是亚洲最大的地下交通枢纽。在一体化范围内,地上建筑总规模约139万平方米,这里集五星级酒店、5A级写字楼、公寓、文化艺术展览、商业、休闲等多种业态于一体,预计在2025年底基本建成。
副中心站枢纽建成通车后,未来依托京唐城际铁路和城际铁路联络线,交通便利性将得到极大提升。可以实现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河北唐山市,1小时内直达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真正形成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的高效衔接,为人们的出行和区域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便利。
本文详细介绍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三宗地块成交的相关情况,包括地块位置、建设规划、建筑风格、停车配置等内容,还提及了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规模及建成后的交通优势,这些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形象和交通便利性,推动区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