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2025年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的强震,路透社发布卫星图片展现地震对缅甸造成的严重破坏,同时介绍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调度14颗卫星对灾区进行观测,为救援提供图像信息,后续还将持续提供数据保障和分析服务。
在2025年3月30日这一天,国际知名媒体路透社向外界发布了一组极具震撼力的卫星图片。这组图片清晰地呈现出缅甸多个地区在地震发生前后的鲜明对比情况。当我们仔细端详这些图片时,触目惊心的场景映入眼帘。地震如同一个无情的破坏者,对缅甸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大量原本矗立的建筑在地震的肆虐下轰然倒塌,整个城市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揉搓,一片狼藉。
值得一提的是,缅甸曼德勒伊洛瓦底江上那座有着90多年历史的阿瓦大桥,它作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物,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然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这座大桥也未能幸免,发生了部分坍塌。这座大桥的部分坍塌,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的受损,更是缅甸在这场地震灾难中遭受重创的一个缩影。
提供相关图像信息,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助力缅甸地震应急救援
时间回溯到2025年3月28日,缅甸中部地区突然发生了一场强震。这场强震就像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瞬间打破了当地原本平静的生活,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无数家庭因此支离破碎,人们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之中。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紧急调度在轨卫星。高分四号卫星、高分三号卫星、环境减灾二号05星等多达14颗卫星在接到指令后,迅速调整轨道,对灾区进行全面细致的观测。这些卫星就像一双双锐利的眼睛,从太空中俯瞰着灾区的每一个角落,为救援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卫星图像信息。有了这些图像信息,救援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灾区的实际情况,包括哪些地区受灾最为严重、哪些地方存在潜在的危险等,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
△缅甸地震受灾前后光学卫星图像(灾前:高分一号03卫星2025年3月16日采集,灾后:资源一号02D卫星2025年3月29日采集)
灾难的影响并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后续的抢险救灾和灾害评估等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为此,资源卫星中心表示,他们将继续密切关注缅甸地震灾害的状况。接下来,他们会安排专业的人员开展卫星遥感图像数据的获取工作。这些专业人员就像一群默默耕耘的幕后英雄,他们将运用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到灾区的最新图像数据。并且,资源卫星中心还会持续为震后抢险救灾、灾害评估等工作提供遥感卫星数据保障和分析服务。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够为缅甸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帮助缅甸人民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本文围绕2025年3月28日缅甸中部强震展开,路透社卫星图片揭示地震造成的严重破坏,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迅速调度14颗卫星为救援提供图像信息,后续还将持续提供数据保障与分析服务,体现了中国在国际灾害救援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