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中信证券等多家券商剖析四月市场走向与投资策略,四月市场展望:中信、国泰等券商给出投资建议

本文汇总了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等多家券商对四月市场的分析和投资建议。涵盖市场走势判断、政策影响、业绩考量以及各板块配置方向等内容,为投资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提供参考。

中信证券深入探讨了关税“风暴”后的市场演绎情况。4月初,关税“风暴”即将降临,中国虽然可能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但同时也是准备最为充分的。在国内政策方面,二季度发力方向愈发清晰,主要聚焦于控供给、保需求。关税“风暴”落地之后,预计A股市场将会回暖,港股则进入休整阶段,美股会出现修复态势。从业绩层面来看,核心资产已经展现出了极强的经营韧性,这意味着左侧布局的良好契机已然成熟;从流动性层面而言,活跃资金明显退潮,产业主题需要合适的催化因素以及一定的时间来蓄势。在配置方面,应延续科技点火、供给侧发力和消费补短板的思路。

国泰君安指出,市场震荡将进一步推进,当下重要的是坚守正道。目前预期上修缺乏新的动力,前期交易表达已较为充分,不确定性因素有所增多,下一阶段股市将进入震荡整固期。四月是股市最为关注增长表现的月份,政策扩容发力,地方推进积极性高,看好两重两新受益板块。投资者可关注产业趋势明朗、订单兑现度高的科技成长板块。在低PB资产端,看好受益于供给端优化或新需求拉动而涨价的周期行业。自由稳定现金流主题短期将重回视野,建议回避中小市值股票。主题方面可关注自主可控、银发经济、AI智能体、并购重组等。

华泰证券分析了两大“靴子”落地前的应对策略。上周A股延续缩量调整态势,市场风格呈现“小切大”“高切低”的特征。展望未来,在关税和业绩期两大“靴子”落地之前,维持指数处于“整固期”的判断。海外方面,美国2月PCE和消费数据加剧了类滞胀担忧,4月2日“对等关税”落地前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和落地后力度超预期的风险仍需高度重视。国内方面,年报与一季报业绩兑现压力较大,小盘相对大盘压力或更大。在配置上,建议继续增配大盘、红利和低位景气韧性或改善的高性价比方向,如白电、航空、电池、工程机械等;泛科技仍是中期主线,可逢低配置存储、端侧AI等,关注新凯来能否成为半导体设备的“DeepSeek”时刻。

兴业证券揭示了近期快速轮动背后隐藏的“暗线”。3月中旬到4月上旬,市场将逐渐步入一个风格更为混乱、缺乏明确主线的阶段。这一表象背后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市场通过阶段性的轮动,来消化此前大涨带来的交易拥挤;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尤其是科技龙头大跌,以及特朗普关税等外部不确定性扰动,导致市场风险偏好收缩,并向一些低位方向躲避。从业绩相关性、风格因子的角度观察,实则隐藏着临近4月业绩期,市场向绩优、红利、低波等确定性方向逐步聚焦的“暗线”。业绩有望改善的方向主要集中在部分消费、金融、基建链和出口链等领域。

国投证券提醒投资者要做好防范。当前上证综指已经摆脱熊市思维,但有底部支撑的上下波动应该仍是大盘指数的基本特征。在结构上,4月前半程高切低大概率依然会持续,延续低位景气顺周期相对收益和低位高股息绝对收益。目前科技交易拥挤度已经有明显下降(TMT板块成交额占比从高位的50%附近下滑至27%),投资者应该耐心等待科技的第二波行情,当下基于内部调仓回归“科技核心舱”,重点把握科技C点,将找到和逆势重仓“2023年光模块”再创辉煌作为最重要的命题。AI浪潮是未来3 – 5年最重要的产业趋势,只要AI科技不断演化并能够与各类生产部门结合,即便短期存在波动,中期以AI半导体和科创50为核心的科技科创定价就不用担心。

中银国际强调财报季要重视业绩确定性。2025年开年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改善势头,工业企业库存持续回升,先导指标营收及PPI均处于弱修复,显示主动补库周期仍在延续。市场等待特朗普新关税政策的落地,预计本次关税落地大概率对于A股的冲击有限。总体来看,短期A股或进入震荡调整阶段,业绩确定性将会成为4月市场风格超额收益的主要抓手。AI产业链产业趋势仍在演绎,整体景气度稳中向好,适度回调反而是较优上车机会,近期AI端侧尤其值得关注,另外短期建议关注部分景气向好且有较强估值性价比的行业,包括新兴消费、猪周期、医药、家电等。

华安证券认为市场将风起浪动。4月内外部均存在一定的风险扰动,外部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内部经济边际弱化,同时4月末政治局会议政策加码概率偏低,故市场有望迎来波动加剧。年后强势的成长科技方向尽管3月估值已经有所消化,但仍有较大的消化空间,短期内仍以调整为主,直到市场上涨β出现或行业重磅催化剂出现。配置上也将延续轮动之势,沿着滞涨低估 潜在催化剂寻找布局机会。三条主线值得关注:震荡市中具备稳定性价比及中长期有战略性配置价值的银行、保险;政策支持催化的部分消费领域,重点是汽车、家电、医药;有景气支撑的有色金属,主要包括贵金属和工业金属。

信达证券分析了风格变化的三个非基本面原因。成长牛市是过去一段时间大部分投资者给这一次牛市的定性,从产业逻辑来看目前尚未证伪,但是鉴于三个非基本面原因,风格在2 – 3个月内可能会有利于价值,特别是4月。原因主要有三点:季节性方面,4月季报验证期大概率偏向大盘价值,3月已经出现了板块高低切,4月大概率会延续;成长领涨后,一旦到达指数震荡上沿,成长易回撤,如果后续市场震荡突破,则风格可能也会出现扩散;从业绩的角度来看成长股牛市的波动性,业绩不是很强的成长股牛市,波动性往往较大。

平安证券建议自下而上把握业绩指引。随着国内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验证窗口期的到来,叠加外部关税不确定性的影响,权益市场短期或延续震荡;但中期仍有望在产业变革和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的支撑下维持向上趋势。从结构上看,万得统计的部分A股行业盈利预期已有所改善:截至3月29日,可比口径下,近一个月非银金融、有色金属、汽车、建筑材料行业的2025年盈利预期有所上修,同期全A盈利预期下调0.7%。4月权益市场定价将进一步回归基本面,建议自下而上关注业绩预期向好的企业;中期国产科技创新主线行情仍有望延续,亦建议逢低布局。

财通证券给出了权重股配置的三个方向。从预期交易到业绩验证期,应关注财报相对不错的方向。具体来看,金融红利 消费红利,景气端受益消费支持政策 景气趋势修复,分红端2024Y有望抬升,赔率端也更有性价比,或为当前市场阻力更小方向、补涨 接棒行情。之前未涨的新增主题也有望共同接棒。配置建议权重股央企重组 大金融 消费三个方向。此外,还包括工程机械、有色金属、装修建材等一季报景气方向,短期深海经济、低空经济等受益于新增催化接棒,中长期AI应用/人形机器人等长期产业主线仍有望继续。

本文综合了多家券商对四月市场的观点,涉及市场走势、政策影响、业绩考量等多个方面。各券商普遍认为市场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和震荡调整压力,但也蕴含着诸多投资机会,投资者可根据不同券商的建议,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合理配置和布局。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中信证券等多家券商剖析四月市场走向与投资策略,四月市场展望:中信、国泰等券商给出投资建议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