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次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这一事件,详细阐述了其作为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的业务模式、产品覆盖情况,还分析了其2022 – 2024年的收入、利润、毛利、毛利率等财务数据,以及过往的上市进程。
据相关消息,在3月30日,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次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这一动态再次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招股书透露,京东工业在工业供应链领域扮演着技术与服务提供商的重要角色。它凭借“太璞”这一独特的全链路数智化工业供应链解决方案,巧妙地将“数”(数智)与“实”(商品)相结合,为市场提供了广泛的工业品供应和数智化供应链服务。这种创新的模式,使得京东工业在工业供应链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地位。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京东工业展现出了强大的商品供应能力。它已提供约5710万个SKU,这些商品广泛涵盖了77个产品类别。而且在2024年,其商品供应背后依托的是一个庞大且覆盖全国的工业品供应网络,这个网络由约121700家制造商、分销商及代理商共同组成。如此庞大的供应网络,为京东工业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财务数据来看,京东工业的经营状况呈现出一定的发展态势。招股书显示,京东工业主要通过向客户销售工业品及提供相关服务来获取收入。其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141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173亿元,并在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人民币204亿元。从2022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20.1%,显示出较强的增长动力。不过,其盈利情况在不同年份有所波动。在2022年,京东工业录得净亏损人民币13亿元;到了2023年,实现了净利润人民币4800万元;而在2024年,净利润更是大幅提升至人民币7.6亿元。
再来看毛利和毛利率方面。2022年至2024年,京东工业的毛利分别为人民币25亿元、人民币28亿元及人民币33亿元。毛利率方面,分别为18.0%、16.1%及16.2%。其中,商品收入毛利率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为11.0%、10.0%及11.3%,而服务收入毛利率同期分别为92.9%、97.0%及94.1%。这表明服务收入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强。
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方面,2022年至2024年,京东工业投资于非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亏损分别为人民币4610万元、人民币7840万元及人民币1.6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产生了影响。
回顾京东工业的上市进程,2023年3月30日,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发布公告,拟通过将京东工业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的方式分拆京东工业。2024年9月30日,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曾向港交所提交过上市申请书。如今第三次提交申请,其上市之路备受期待。
本文围绕京东工业第三次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展开,介绍了其业务模式、商品供应情况,分析了2022 – 2024年的财务数据,包括收入、利润、毛利、毛利率等,还提及了投资亏损情况和过往上市进程。整体来看,京东工业在工业供应链领域有一定的业务基础和增长潜力,但也面临着投资亏损等挑战,其此次上市能否成功以及未来发展态势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