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恒生银行ESG表现:彰显担当也有改进空间,恒生银行2024年ESG报告:亮点与短板并存

本文聚焦恒生银行发布的《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分析其在ESG方面的表现,既阐述了报告中的亮点,如绿色金融创新和领先的治理架构,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如融资排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披露问题,并给出了综合点评。

恒生银行(HK 00011)所发布的《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整体结构清晰明了。该报告重点聚焦于绿色金融创新、员工共融以及数字化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恒生银行在MSCI ESG评级中获得了AA的优异成绩,还荣获了“可再生能源贡献大奖”。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ESG亮点:绿色金融产品矩阵成型 治理架构行业领先

在绿色金融领域,恒生银行表现突出。它制定了银行业界领先的净零路径,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实现自身运营的净零排放。为了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恒生银行创新推出了“恒动易”绿色设备贷款平台。这个平台具有显著优势,它将中小企业的认证流程大幅缩短,提高了贷款的审批效率。凭借这一创新举措,恒生银行获得了香港品质保证局“杰出绿色和可持续贷款结构顾问(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等认证,充分彰显了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专业能力和领先地位。

在治理架构方面,恒生银行的设置具有示范性。董事会下设了ESG督导委员会等4个专责机构,从组织架构上确保了ESG工作的有效推进。同时,在员工发展方面,2024年员工培训人均时长达到4.4天,这体现了银行对员工能力提升的重视。而且,女性高管占比达52%,女性雇员占比达57%,展现了银行在员工共融方面的积极成果,为营造多元化的工作环境做出了榜样。

ESG不足:融资排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披露不足

尽管恒生银行在ESG方面有诸多亮点,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排放数据披露方面,范畴三排放仅披露了员工差旅部分(874吨二氧化碳),而这部分占排放总量不足7%,未包含占银行业ESG风险核心的融资排放。这使得银行在环境数据披露上存在较大的不完整性,不利于外界全面了解其环境影响。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恒生银行完全缺位,没有相关的具体措施和披露。另外,虽然银行推出了专项资助计划,但2024年绿色设备贷款中小企客户占比未披露,这可能影响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其绿色金融业务实际成效的评估。

综合点评:彰显金融枢纽担当,但需提升关键数据透明度

作为香港系统性重要银行,恒生银行在ESG方面的表现彰显了金融枢纽的担当。其绿色贷款认证体系、员工发展投入度等指标达到了国际水准,董事会的多元结构(女性占比52%)更是领先同业。然而,关键环境数据透明度不足可能会削弱其ESG公信力。为了进一步提升ESG表现,恒生银行需尽快建立融资项目碳排放追踪系统,加强环境数据的披露,以增强外界对其ESG工作的信任和认可。

本文对恒生银行《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其在绿色金融创新和治理架构方面有突出亮点,展现了金融枢纽的担当。但同时也存在融资排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披露不足等问题,关键环境数据透明度有待提高。建议恒生银行尽快建立融资项目碳排放追踪系统,以提升ESG公信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恒生银行ESG表现:彰显担当也有改进空间,恒生银行2024年ESG报告:亮点与短板并存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