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为提高群众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开展了反诈宣传进社区进村居活动,具体介绍了学堂村的主题宣讲会和民意路社区的宣传活动内容及成效。
在当今社会,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群众的财产安全。为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防范各类电信诈骗的安全意识,有效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日前,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反诈宣传进社区进村居活动,旨在进一步筑牢居民的安全防线。
首先来到学堂村,这里正在开展一场意义非凡的反诈活动。
学堂村以“防范电信诈骗 共建平安学堂”为主题,近日联合辖区派出所共同举办了一场主题宣讲会。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且充满了学习的氛围。
宣讲会上,木耳派出所民警尹观文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解析了“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理财”“AI换脸诈骗”等常见骗局。他通过播放诈骗录音、展示聊天记录截图等生动的方式,向群众揭示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尹警官严肃地指出:“诈骗分子往往利用群众贪利、恐慌或信息不对称心理实施犯罪,大家务必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
考虑到老年人、青少年等易受骗群体,民警还现场演示了“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举报预警功能。同时,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指导群众如何识破“假客服”“中奖短信”等话术陷阱,并着重强调了“三不一多”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在互动环节,群众们踊跃提问,“碰到自称公安局人员要求把钱转到指定账户怎么办”“接到自称快递理赔的电话该怎么办?”“家人沉迷网络投资如何劝阻?”面对这些问题,民警逐一耐心解答。活动最后,学堂村发起“反诈承诺签名”活动,呼吁群众争当反诈宣传员,将反诈知识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
与此同时,民意路社区也在积极开展反诈宣传活动。
3月27日,民意路社区联合木耳镇派出所在辖区情理园开展了“反诈宣传入社区,共筑小区防火墙”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中,派出所警官通过现场讲解最新诈骗手段,提醒辖区群众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证信息、存款、银行账号等个人私密信息。遇到可疑情况时,要及时与亲属、朋友等沟通商议或拨打报警电话,谨防上当受骗。
此次宣传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增强了辖区居民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本文围绕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开展的反诈宣传进社区进村居活动展开,详细介绍了学堂村的主题宣讲会和民意路社区的宣传活动,包括宣讲内容、互动环节等,突出了活动在提高群众反诈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和维护财产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