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龙岗大运山地公园:自动扶梯建设不建议,山顶咖啡馆遇难题

本文围绕市民对龙岗大运山地公园的建设建议,如设置自动扶梯、设计交互空间、山顶开设咖啡馆等,详细介绍了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官方回应内容,还提及了网友看法以及龙岗区政府对公园建设的规划。

近期,有市民对龙岗大运山地公园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针对这些建议,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给出了官方回应。

官方回应要点一:不建议建设自动扶梯

在关于设置自动扶梯的问题上,回复指出,自动扶梯的设置与公园建设定位存在差异。市民建议中提到的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它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城市公园所承担的城市功能有很大不同。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2180公顷,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主峰海拔382米,作为规模大、山体众多、海拔较高且收取门票的旅游景区,为了方便游客观光、节约步行成本、提高游览效率和体验等,在风景名胜区内建设自动扶梯是有切实必要性和效益性的。而且,风景名胜区除了提供游览、文化活动等功能外,还需兼顾科学考察等功能,建设自动扶梯便于开展科学考察活动、运送相关科学设备和仪器。

然而,大运山地公园属于城市公共产品,公园面积仅约13公顷,山体制高点距地面高度仅约60米,在建设属性、功能特点、建设规模和高度等方面都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存在巨大差距,不宜将其建设内容作为对标参考。

大运山地公园拟建范围周边为高密度建成区,毗邻大运中心、大运天地、大运公园(综合性公园)等。因此,公园需要根据自身环境特点,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导向,进行差异化的功能定位和谋划设计,采取“轻介入、低扰动”的建设方式。通过依山就势打造登山步道,在高密度城区中打造一方能够在林间散步、慢跑和登高望远的新天地,这样可以进一步增补大运片区缺乏可亲近自然的户外运动场所的短板。这种公园建设方式也更加符合当前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全球卓越城市在高密度建成区建设公园的先进发展趋势和现代性。鉴于公园爬升高度符合普通市民日常体力活动可及范畴,不建议在公园中建设自动扶梯。一方面可减少对山体形态和城市天际线的破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因建设自动扶梯进行开挖和支护的经济成本。

官方回应要点二:交互空间已有相关设计

针对设计交互空间的问题,回应称,在交互空间方面已进行相关设计。大运山地公园在谋划之初,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无论是从整体园路的规划到节点空间的设计,还是从各类设施的选择到材料和色彩的选用,都是从人的物理感知和心理感受出发,符合环境心理学和人体工学的要求。尤其注重公共空间的打造,在山脚、山顶和园路沿线,设置多处功能各异、特色不同、全龄友好的交往空间,使用者可以开展亲子互动、眺望观景、休憩交往等各类互动,满足观景、休闲、健身等多样功能。

官方回应要点三:山顶咖啡吧建设存在难度

关于在山顶开设咖啡馆的问题,回复中指出,在山顶咖啡吧建设方面存在难度。大运山地公园因其自身的山地属性,在山顶建设咖啡馆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由于山体坡度陡峭,若在公园山顶建设建筑,则需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开设车行道以解决施工建材以及后续运营物资的运送问题,届时需对山体进行开挖放坡,对山体造成破坏并可能形成大量的边坡挡墙,也增加施工难度和投资费用,此外建筑还需同步水电路及排污管线,进一步提高建设投资。

另外,公园作为都市核心区难得的山林空间,应该转变传统公园建设“自体完善”的理念和思路,立足公园与周边城市有机融合、共享共荣的全新发展视角,借助大运天地商圈的活力和资源,打造山地公园与商圈有机互动、功能互补的全新格局,让多元商业和惬意游园有机融合,让消费娱乐和亲近自然有机衔接,形成“动静结合”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大运山地公园在远期谋划了与大运天地间的连廊,未来将打破现状龙翔大道的交通割裂,真正实现商圈与公园空间融合和资源共享,让大运天地入驻的10余家在国内极具人气的咖啡、茶饮等连锁品牌,成为公园的一部分。

大部分网友不支持安装自动扶梯,他们认为“去公园爬山就是去锻炼身体的,体力不好可以走走绿道,量力而行”,而且自动扶梯的安装及后期维护成本较高,政府资金更应花在“刀刃”上。

2025年1月16日,深圳市龙岗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水平规划建设龙岗中心区,加快推进大运山地公园、大运公园群“六园连通”等项目建设,谋划更多年内可开工项目,打造“产学研、文商体、山水城”深度融合的深圳东部中心。

深圳大运中心。图源:南方+

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针对市民对大运山地公园建设建议的回应,包括不建议建设自动扶梯、交互空间已有设计、山顶咖啡吧建设存在难度等内容,还提及网友看法和龙岗区政府对公园建设的规划,体现了公园建设需结合自身特点及周边环境进行合理规划。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龙岗大运山地公园:自动扶梯建设不建议,山顶咖啡馆遇难题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