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省钱酿成大祸!夫妻因喝牛奶双双患癌,牛奶致癌争议大,夫妻患癌敲响健康警钟

老李夫妇为省钱常买临期牛奶,最终双双患癌的故事。同时介绍了牛奶致癌的相关研究,分析了饮用牛奶的常见误区,还列举了其他伤身的节约习惯,提醒人们要重视饮食健康。

在生活中,有很多像老李和他妻子这样的普通打工人,为了能多攒下一些钱,他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秉持着能省则省的原则。然而,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种看似勤俭持家的举动,会给接下来的生活带来如此巨大的麻烦。

故事要从上个星期说起。老李那段时间经常感觉上腹和肩膀隐隐作痛,他一开始觉得可能是自己平时姿势不太好,或者是休息不够导致的,也就没太在意。直到上周去体检,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医生通过影像检查发现他的肝脏里有一个4厘米大的肿瘤,经过诊断,确定为肝癌。

老李平时并没有什么不良嗜好,还经常出去跑步锻炼。在他看来,自己相比于同龄人算是比较健康的,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患上癌症。

医生在仔细查看老李的肝功能指标时,注意到他的甲胎蛋白值飙到了500,便突然问他:“家里平时吃霉变食物吗?”在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后,医生建议老李的妻子也最好做个检查。结果,妻子的B超单上也显示出了2厘米的阴影。

医生看到这样的结果,不禁连连摇头,说道:“省钱省出大问题了!”并直言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他们每天都喝的那一瓶牛奶上。夫妻俩听了十分疑惑,不明白牛奶怎么会跟癌症扯上关系。

一、惊人研究,牛奶又陷入“致癌论”

说起来可能很多人都不信,过去还真有关于牛奶致癌的研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一篇发布在权威期刊《BMC Medicine》的研究,参与该研究团队的人员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大学。为了找出乳制品摄入量与患癌风险之间的关系,他们对51万成年居民进行了长达11年的随访调查,并按照乳制品的消费频率对这些居民进行了分组。

研究人员对统计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经常吃乳制品的人,如果每天多摄入50克乳制品,就会增加12%的肝癌和17%的乳腺癌风险。不过,该研究并没有发现乳制品与其他癌症之间存在联系。

虽然这项研究结果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但大家先别慌,也不用急着把家里的牛奶扔掉。首先,做出这个结论的研究者自己也没有完全当真,他们觉得这种争论就让科学家们去探讨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而且,目前关于牛奶致癌的说法在研究领域也是众说纷纭。在膳食指南中,牛奶依然被作为优质食品推荐。要知道,食物营养类的研究往往存在“正”“反”两种不同的说法。至于牛奶还能不能继续吃,建议大家还是遵循膳食指南的建议。

从研究类型来看,这项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尽管研究的样本数量庞大,并且发现了乳制品与癌症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目前还处于探究阶段,并没有证据能够表明其中存在因果关系。所以,“牛奶致癌”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是很严谨。对于还处于探究阶段的研究发现,不能将其作为现实饮食选择的最终依据。

二、夫妻俩患癌,背后原因究竟在哪?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老李夫妇的案例。原来,他们为了省钱,像牛奶这类营养品,每次都会选择购买临期的产品,就是为了能享受半价优惠。而且,他们一次就会买好几箱。他们觉得牛奶已经经过杀菌处理了,就算过期了,只要加热煮沸,通过高温过滤一下,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就这样,老两口在牛奶上省了十年的钱。

其实,牛奶本身作为一种营养品,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关键在于人们饮用牛奶时常见的错误方式,这才是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关键所在。以下这两种常见的误区,你有没有呢?

1、牛奶过度加热

正常加热牛奶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些人喜欢把牛奶放在锅里用大火煮沸。虽然这样能得到一杯高温加热的牛奶,但实际上牛奶中的活性因子都因为过度加热而全部流失了。尤其是巴氏灭菌乳,如果盲目加热,里面的活性因子损失得会更多。

当牛奶加热温度超过70℃时,其中的蛋白质还会出现变性沉淀的现象,导致牛奶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另外,像盒装奶,千万要注意不要直接加水煮沸,否则里面的塑料薄膜会被高温溶解,可能会导致铝等重金属渗入牛奶中。

2、过期牛奶

牛奶过期后,从表面上看可能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实际上里面可能已经滋生了大量的细菌和毒素。人体如果长期摄入过期牛奶,无异于慢性服毒。

三、“省”出来的病,这4种伤身的节约习惯快改掉!

像老李夫妇这种因为省钱而酿成悲剧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常见的“省钱式饮食”习惯也在悄悄地损害着人们的健康。

1、变质食物舍不得扔

比如,当食物的气味有点发酸,水果烂了一小块,或者甘蔗有一节变质了……很多人觉得这样只是坏了一点的食物还可以继续吃。但实际上,食物变质虽然从肉眼看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但里面的霉菌和毒素可能已经扩散到了整个食物。如果长期误食这种变质食物,可能会出现真菌毒素中毒的情况,甚至有致癌的风险。

2、怕浪费常吃剩饭剩菜

很多人当天吃不完的饭菜舍不得扔掉,觉得只要把它们放到冰箱里保鲜,就可以继续吃。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健康的。长期食用剩饭剩菜,可能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3、食用油放很久都不换

食用油的保质期虽然比较长,但开封后如果放置很久,即使还在保质期内,也存在健康风险。曾经天津卫视做过一个关于食用油安全的专栏节目,发现开封后的食用油安全期只有3个月。如果长期存放,食用油可能会出现油脂氧化和酸败的现象,甚至会产生黄曲霉污染。

4、用炸过的油继续炒菜

很多人习惯把炸过食物的油存起来继续炒菜,但这种已经经过高温加热的油,再次使用时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产物。长期食用这种油炒的菜,也会增加致癌的风险。

所以,大家千万别为了省钱而盲目节约。饮食健康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不要让不良的饮食习惯成为患癌的诱因。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膳食营养,别让健康为错误的节约行为买单。

本文通过老李夫妇因省钱喝临期牛奶双双患癌的案例,引出牛奶致癌的研究及饮用牛奶的误区,还列举了其他伤身的节约习惯,强调了饮食健康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摒弃不良饮食习惯,注重膳食均衡。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省钱酿成大祸!夫妻因喝牛奶双双患癌,牛奶致癌争议大,夫妻患癌敲响健康警钟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