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近期中美民众“双向奔赴”的故事,如美国网红“甲亢哥”来中国直播、中美家庭“奔现”等,阐述这些民间交流打破西方信息茧房,让真实的中国展现于世界面前,分析了这种民间交流在当下发生的原因,并指出应秉持开放姿态让更多外国民众了解中国,强调中美关系基础在民间,开放自信的中国将走进更多人心中。
在当下,国际交流的舞台上,出现了一些温暖且令人振奋的场景。近期,一些中美民众“双向奔赴”的故事,宛如一道道明亮的光,感染了国内外众多网友。
拥有3700万粉丝的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近日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启了直播之旅。通过他的镜头,国外网友仿佛亲身走进了一个人民友善、街道整洁,甚至有着“快到离谱网速”的中国。与此同时,曾在“小红书”上互发照片而感动亿万网友的中美两个家庭,也在上海成功实现了“奔现”。此外,无锡盛开的樱花吸引了马斯克的母亲前来赏花,她在社交媒体上毫不吝啬地称赞,这是一段“很难忘的旅行,我忍不住炫耀”。
“甲亢哥”那场长达6小时的上海直播,可谓是影响力惊人。有560万人观看,还收获了11000多条评论。当“甲亢哥”穿行在故宫、外滩等著名景点,以及中国的大街小巷时,也许高楼林立的城市风光并非最让他惊讶的,那些主动跟他“尬舞”、热情聊天、友好击掌的普通中国人,才更让他印象深刻。有网友还风趣地给“甲亢哥”配上内心独白“竟然比我还抽象”。虽然“甲亢哥”是第一次来中国,但想必他不会觉得沟通有太多困难,因为大家都是“懂梗”的。这种松弛、平等、友好的互动,将中国人开放、真诚、友善、幽默的国民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来自“第一视角”的真实感,如同锐利的武器,打碎了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强行给中国加上的滤镜,让一个鲜活、真实的中国完整地呈现于世界面前。
一个充满魅力的中国正以不可阻挡之势,不断打破这些不实的滤镜,吸引着越来越多不愿意被困于信息茧房的西方民众前来探寻。就像来自美国密西西比和中国上海的两家人,通过“小红书”顺利“奔现”后,他们的合照和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刷屏。有网友评论说,“这不就是世界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吗?”从西方民众纷纷“登陆”中国社交媒体,到中外网友开启“大对账”,再到他们付诸行动来一场“China Travel”,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花尽心思打造的信息茧房,就这样被撕开了一道道口子。
那么,这场中外网友间完全自发的奔赴为何会在当下发生呢?古人云,“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一方面,尽管一些西方政客人为地筑起“小院高墙”,试图阻碍交流,但国民之间始终存在着稳定且巨大的交流需求和友好基础。另一方面,在数字时代,科技的发展让即使远隔重洋的距离也变得“可折叠”了,为网络世界中“原子化”的人创建了更多沟通管道。最重要的是,一个个普通人视角中切片式的中国故事,极大地勾起了国外网友的兴趣。比如,即便在半夜也让人安全感满满的街头、热气腾腾的烧烤和火锅、高效便捷的就医流程、宾馆里又萌又酷的外卖机器人……这些真实的镜头没有调暗的滤镜,也没有刻意的渲染,只是如实地记录了中国人的生活,却更容易引发普通民众的共鸣。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些西方政客与媒体拿“认知”做文章的手段不会停止,西方民众对中国的偏见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完全消除。但是,我们起码明白了一个道理: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姿态,让更多外国普通民众走进中国、了解中国,是一条正确的相处之道。
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中外网友一次次跨越国界的互动证明,文化的差异也能够成为增进理解的催化剂。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必将走进世界各国更多人的心中。
本文通过列举美国网红来中国直播、中美家庭“奔现”等中美民众“双向奔赴”的事例,阐述了民间交流打破西方信息茧房,让真实中国展现的现象。分析了民间交流在当下发生的原因,指出虽西方偏见难除,但开放包容让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是正确之道,强调中美关系民间基础重要,开放自信的中国未来将走进更多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