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乐坛传奇音乐人陈志远的一生。从他充满音乐氛围的家庭成长背景,到不顾家人反对坚持音乐梦想,再到凭借众多经典作品在乐坛取得辉煌成就,以及他与黄磊的深厚友谊,最后因病倒在录音棚仍坚持创作,展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
在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里,黄磊曾分享过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他说,自己以前也唱歌,然而在一位挚友离世后,他便再也没有开口唱歌了,而这位挚友,正是陈志远。
或许,单单提及“陈志远”这个名字,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只要你听过以下这些歌曲,就一定领略过他的音乐魅力:费玉清那深情悠扬的《一剪梅》;姜育恒经典之作《再回首》;蔡琴温婉动人的《恰似你的温柔》;王杰充满沧桑感的《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一场游戏一场梦》;张雨生纯净真挚的《天天想你》;林忆莲深情哀怨的《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郑智化励志向上的《水手》《年轻时代》《星星点灯》;张艾嘉细腻的《忙与盲》;李宗盛质朴的《生命中的精灵》;小虎队活力四射的《逍遥游》;齐秦浪漫的《大约在冬季》,还有那温暖无数人的《明天会更好》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陈志远一生编曲的歌曲至少有2216首,他当之无愧地被誉为“音乐魔法师”。他这一生,为音乐而生,亦为音乐而奉献了全部,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上世纪50年代初,陈志远出生于台湾一个弥漫着浓郁音乐气息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个音乐发烧友,闲暇时光总爱摆弄那架有些陈旧的手风琴,悠扬的乐声常常在狭小的屋子里回荡。年幼的陈志远总会好奇地围在父亲身旁,忍不住用小手轻轻触碰琴键。
有一次,父亲正演奏着一首欢快的曲子,陈志远听得如痴如醉,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父亲惊喜地发现,儿子不仅音准绝佳,节奏感也把握得十分精准。从那以后,父亲便开始有意培养他对音乐的兴趣,教他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
上学后,陈志远加入了学校的乐队,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乐器。其中,他对吉他一见钟情。每天放学后,他都会独自留在乐队练习室,一遍又一遍地拨弄着琴弦。当他第一次用吉他完整地弹出一首歌曲时,他心中坚定了要在音乐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志远对音乐的热爱愈发炽热,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演奏,而是渴望用自己的音乐去表达内心的情感。然而,在那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时代,家人并不支持他将音乐作为职业。父亲希望他能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过上平淡的生活。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陈志远鼓起勇气,郑重地向家人宣布自己要投身音乐创作。话音刚落,家中便炸开了锅,父亲气得满脸通红,斥责他不务正业。面对家人的反对,陈志远伤心不已,但他没有丝毫退缩。
为了学习音乐知识,陈志远省吃俭用,用积攒下来的零花钱报名参加各种音乐培训班。那些日子里,他常常背着吉他,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从城市的这头赶到那头去上课。培训班的条件十分简陋,夏天闷热得像蒸笼,冬天又冷得刺骨,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四处奔波,在各个酒吧、夜总会等地进行演奏。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音乐风格,有激情四溢的摇滚,有柔情似水的民谣,还有节奏感强烈的爵士乐。这些经历逐渐让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当时在乐坛颇具影响力的制作人。制作人被陈志远的才华和执着所打动,决定给他一个为歌手创作歌曲的机会。那段时间,陈志远把自己关在狭小的创作室里,日夜不停地创作。终于,他创作出了一首名为《曙光》的歌曲。这首歌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听众的广泛好评。
1980年,他迎来了事业的重大突破。他为凤飞飞创作的《掌声响起》一经问世,便迅速风靡整个华语地区。大街小巷都回荡着这首歌的旋律,“孤独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至今仍是鼓舞人心的佳作。
随着《掌声响起》的成功,陈志远的事业如日中天,邀约不断。1983年,他迎来了又一个创作高峰。这一年,他为苏芮打造的专辑《搭错车》横空出世,《酒干倘卖无》《一样的月光》等歌曲,成为了华语乐坛永恒的经典。苏芮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将歌曲中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张专辑的成功,让陈志远在华语乐坛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巩固,成为了当之无愧的 “音乐教父”。
在事业的巅峰时期,他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创作和制作中,每天在录音棚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飞碟唱片成立之初,签下了蔡琴、苏芮等日后的巨星级歌手,此时的陈志远在飞碟唱片参与了蔡琴的《此情可待》、苏芮的《台北 东京》等的编曲工作,并让这些专辑都成为台湾流行乐坛的经典专辑。1982年,潘越云的《天天天蓝》专辑,陈志远凭借此张专辑,获得当年金鼎奖的“最佳编曲奖”。苏芮那首火遍大陆的《跟着感觉走》,便是大陆听众对于陈志远先生的作曲及编曲和飞碟唱片最初的印象。
1990年,林忆莲在飞碟唱片出版了个人首张国语专辑《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在制作这张专辑时,飞碟老板刚听了前奏就笑说「我听见钱掉下来的声音」。
1992年下半年,陈志远终于自组制作公司“热带音乐”,而他选择的第一位歌手,就是欧阳菲菲。飞碟、陈志远、欧阳菲菲的“铁三角”组合,也为欧阳菲菲加盟飞碟后的首张专辑《拥抱》的大卖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过,他也有过失手的时候。曾经,他为张雨生制作了一首《不亮的灯》,并未走红。后来,为了弥补这次失误,他为张雨生创作了一首《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火得一塌糊涂。而那次失手,也为他和黄磊的缘分埋下了伏笔。
这首没火的歌,一年后被改编成了《边走边唱》,收录在黄磊的同名专辑里,没想到这首歌突然火了起来。黄磊与陈志远的相遇,是在黄磊第一次导演的电视剧《似水年华》中,陈志远负责整部剧的音乐。此后,从《橘子红了》到《天一生水》,黄磊的每一部戏,陈志远都是电视剧的作曲人。两人一拍即合的默契,让他们结下了长达十几年的深厚友谊。
陈志远说自己不善表达,而黄磊却认为,老师是最会表达的人,他的音乐就是他最好的表达。
两人虽然相差21岁,但却成了最好的朋友。陈志远在台北举办演唱会,黄磊会专程飞过去支持;黄磊的电视剧,陈志远也会鼎力相助。
2004年,陈志远被查出患有癌症。常年的高强度工作,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亮起了红灯。可他并没有沉浸在悲伤中太久,就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他仿佛想要抓住最后的时光,为世界留下更多美妙的音乐。
最后,他倒在了录音棚里。弥留之际,他依然完成了歌曲《如果有一天我不在,树在》的创作。他说那是他的人生写照。这首歌交给了当年唱《再回首》的姜育恒。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陈志远一生只有两万多天,却制作了两千多首歌,也就是说平均每十天就要有一首歌曲问世。他这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录音棚里度过,最后也倒在了录音棚里,成为了为音乐事业奉献一切的“殉道者”。
本文详细讲述了华语乐坛传奇音乐人陈志远的一生,从他的家庭音乐启蒙,到克服重重困难坚持音乐梦想,再到凭借众多经典作品在乐坛取得辉煌成就,以及与黄磊的深厚情谊,最后因病仍坚持创作直至倒在录音棚。展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执着和无私奉献,他用两千多首经典歌曲铸就了不朽的音乐传奇,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