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鳌亚洲论坛“不稳定世界中寻找货币与金融稳定”分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将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介绍了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方向,还提及将择机降准降息。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指出外资正在持续增持人民币资产的情况。
央视网消息:3月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举办的“不稳定世界中寻找货币与金融稳定”分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针对当前金融形势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明确表示,央行接下来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以此来支持实体经济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宣昌能进一步介绍,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正在进行重要的调整。过去,央行可能更侧重于数量型目标的调控,但现在正逐步淡化这一模式,转而更加注重发挥价格调控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转变,央行已经明确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地位。此外,近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也进行了调整,由单一价位中标变为多重价位中标,这一改变使得中期借贷便利操作不再具有政策性的利率属性。
在谈到货币政策的未来走向时,宣昌能还透露,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立场下,央行会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择机进行降准降息。通过这样的操作,能够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从而刺激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动力。
在同一场论坛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也分享了关于外资对人民币资产态度的相关信息。他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特别是进入2025年以来,科技创新领域亮点频现,我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潜力。这也吸引了外资的目光,外资正在持续增持人民币资产。
据李斌介绍,从2月份开始,外资增持人民币资产的趋势就已经非常明显。2月份,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债券达到了127亿美元,进入3月份之后,这一积极态势仍然在延续,充分显示出外资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本文围绕博鳌亚洲论坛“不稳定世界中寻找货币与金融稳定”分论坛展开,央行副行长宣昌能阐述了货币政策调整方向和降准降息的规划,旨在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指出外资因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科技创新亮点而持续增持人民币资产。整体反映了中国金融政策的动态以及经济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