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AI助力微短剧,成本降低精品化可期?

本文聚焦微短剧行业,介绍了其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布局,AI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以及在激烈竞争下微短剧行业探索精品化和跨界发展的新出路。

近年来,微短剧犹如一颗耀眼的新星,在影视市场中迅速崛起,其用户规模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

据2025年3月2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在成都举办的2025年网络视听大会上披露的信息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高达6.62亿。这一数据着实令人惊叹,要知道网络外卖、网络文学和网约车达到相同的用户规模,分别耗时12年、26年、11年,而微短剧仅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其发展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嗅到了微短剧市场的巨大潜力,开始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入。爱奇艺首席执行官龚宇在大会期间透露,自去年11月爱奇艺正式进军微剧领域以来,微剧在移动端已经跃升为第三大频道,仅次于长剧和电影频道。不仅如此,今年爱奇艺还与海南欢乐时光影业达成合作计划,将联合把100部经典港片IP改编为竖屏微短剧,像《纵横四海》《倩女幽魂》等经典之作都在改编名单之中,首部作品预计将于6月上线。

除了爱奇艺,多家互联网公司也释放出了加码微短剧的强烈信号。在2025年的微信公开课上,腾讯专门设置了微短剧专场;抖音旗下红果在春节期间推出了多部免费精品短剧;百度短剧据悉今年将投资超亿级的现金来扶持精品短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AI技术逐渐在影视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这为微短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成本的降低。欢乐时光影业剧集工作室总经理姚梦西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微短剧改编合作,将与爱奇艺采用对投模式,欢乐影业预计今年相关投入达5000万元。”同时,他还透露欢乐时光影业剧集工作室今年将加大AIGC方面的投入,“因为虚拟制片的成本比真人拍摄可能更低。”

虽然微短剧市场一片火热,但随之而来的是愈发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多名业内人士认为,精品化才是微短剧未来的发展方向。

百度百家号内容运营负责人于轲在大会现场披露,今年百度短剧将会投入超亿级别的现金预算和超百亿级别的流量资源,用于扶持精品短剧。同时,百度还会与优质的精品项目进行50%的对投联合出品,计划全年出品300部精品微短剧。其实,百度早在2019年就进军了短剧赛道,去年底更是进一步联合爱奇艺、阅文短剧、七猫中文网、YY直播成立了百剧联盟,希望通过热门IP的加持,拉动微短剧行业上下游的发展。

除了精品化,影视IP的跨界尝试也成为了微短剧行业发展的新路径。通过打造影视IP线下乐园,与各地文旅相结合,既可以丰富影视观众的体验,又能够拉动实体经济的发展。3月14日,爱奇艺宣布在扬州建造其首个线下乐园,并且已经在全国20多座城市建有40多家全感剧场门店,这些门店都是围绕《唐朝诡事录·西行》《苍兰诀》等热门IP进行打造的。不久前,抖音出品的爆款短剧《家里家外》以川渝地区为取景地,该剧爆火后,剧中充满年代感的场景和经典美食的取景地,成为了外地游客前往川渝旅游的热门打卡点。

早在2024年11月的中国主题公园发展论坛上,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就指出,“截至2024年10月,我国共有87座特大型和大型主题公园。主题公园每1元的经营收入可以带动城市3.8元的经济收入,进而带来6元—15元的上下游产业链收入,彰显出主题公园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影视IP与文旅结合的可行性和巨大潜力。

综上所述,微短剧行业在用户规模快速增长、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的背景下,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微短剧行业一方面要朝着精品化方向迈进,加大对优质内容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影视IP与文旅的跨界融合,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不仅能够为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还能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本文总结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AI助力微短剧,成本降低精品化可期?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