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曹哨兵汇报2024年度安徽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及全省固体废物处置管理情况,详细介绍了安徽省在生态环境指标完成、污染防治、绿美建设、问题整改以及固体废物处置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3月27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顺利举行。在此次会议上,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曹哨兵向会议作了一份重要报告,该报告聚焦于2024年度安徽省的环境状况、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以及全省固体废物处置管理情况,如同一场全面的“大揭秘”,将去年安徽省环保的“成绩单”毫无保留地“晒”了出来。
在生态环境指标完成方面,2024年安徽省表现堪称卓越,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9项生态环境年度指标。值得一提的是,空气质量约束性目标实现了近3年来的首次全面完成,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突破。而且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达到了93.7%,并连续5年稳定在90%以上,这充分表明安徽省的环保工作得到了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可。
这些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安徽省在生态环保重点工作上的扎实推进。去年,安徽省秉持标本兼治的理念,让环境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开展得更加深入。
在大气环境状况治理上,安徽省实施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针对皖北六市空气质量提升这一重点,开展了攻坚行动,淘汰了9187辆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从统计数据来看,去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了82.2%,并且连续5年超过80%;重污染天数比率仅为0.3%,不仅好于年度目标0.1个百分点,还比上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水环境状况的治理同样成果斐然。安徽省实施了不达标国控断面攻坚行动,采用“一断一策”的精准策略,推进11个重点断面的根源性治理。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了90.7%,比年度目标高出8.2个百分点,并且连续2年达到90%以上。其中,长江、淮河、新安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分别为93.8%、86.7%、100%,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在水体治理的其他方面,去年安徽省加大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了98.3%,顺利完成了基本消除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的目标任务。同时,实施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3年行动,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了1653个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和113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在减碳的同时,安徽省积极推进“扩绿”工作,扎实开展绿美江淮“十大行动”,持续建设“四廊两屏”生态格局。全省完成人工造林27.24万亩、封山育林111.51万亩、森林抚育203.57万亩。此外,还建立了矿山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修复废弃矿山370个,创建省级绿色矿山22个,进一步提升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安徽省始终聚焦群众关切的生态环境问题,强力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并开展了整改质量提升行动。截至2024年底,前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6批国家警示片交办安徽省的388个问题,已经完成整改370个,剩余18个问题也在有序推进中。同时,深入开展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实现了第三轮省级督察省辖市全覆盖。各地主动排查上报问题13777个,完成整改11627个。针对餐饮油烟、噪声扰民等群众“家门口”的环境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排查整治问题6万余个,切实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
在全省固体废物处置管理方面,报告进行了专门介绍。2024年,安徽省以“无废城市”建设为重要抓手,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不断健全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持续加大固体废物执法力度,全面提升了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去年,安徽省制定并实施了《安徽省“无废城市”建设行动方案》《安徽省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施方案》,修订了《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安徽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技术指南(2024版)》,使得固体废物管理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在此基础上,安徽省在全省域范围内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80%的国家级园区和75%的省级园区完成了循环化改造。同时,加快提升生活和建筑垃圾处置能力,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83%;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78个、消纳场305个。全省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超过94%、84%,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83%、84%。
在危险废物管理方面,安徽省持续开展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规范化评估,指导督促1681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实施了违法拆解废弃设备及消费品污染环境专项整治等行动,依法关闭或取缔非法拆解企业58家。开展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专项整治,推动淘汰或升级落后利用处置设施10台(套)。组织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回头看”,发现并完成整改问题4251个。
此外,安徽省还持续深化固废联防联治工作,加强与长三角区域的固废危废联防联治,完善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与沪苏浙签订了建筑垃圾联防联治合作协议。联合沪苏浙开展了打击固体废物跨省非法转移专项执法“百日行动”,全省共办理涉危险废物行政处罚案件79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固体废物环境犯罪案件38起。
2024年安徽省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固体废物处置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生态环境指标上全面完成国家任务,大气、水等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美建设有序推进,突出问题整改积极有效。在固体废物处置管理上,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无废城市”建设进展顺利,各类固废综合利用率提高,同时加强了执法和联防联治。整体来看,安徽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环保工作扎实推进。本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