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光明日报社官网信息更新,介绍了郭林出任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这一消息,还梳理了郭林曾担任的职位,并通过光明日报见报稿件内容,深入探讨了《哪吒2》海外热潮、《黑神话:悟空》游戏成功等中国文化作品在国际市场的出色表现,分析其成功共性及背后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因素。
近日,光明日报社官网“报社编委会”栏目有了新动态,更新信息明确显示,郭林已经正式出任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这一重要职位。
从公开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郭林有着丰富的履历。他曾担任光明日报社国际部主任、编委等重要职务,在光明日报社的发展进程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网页截图
极目新闻经过一番细致梳理后发现,在3月24日光明日报见报的稿件《全球影坛骤起狂飙,只因这个“小哪吒”》中,署名包含郭林等7名光明日报调研组成员。在这篇稿件里,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内容。它分析指出,《哪吒2》在海外能够掀起热潮,这绝不是偶然现象。只要我们稍微回顾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些年“中国故事”正越讲越好。就像“哪吒”在全球电影市场“闹海”一样,不久之前,“悟空”也在全球游戏市场翻起了“筋斗”。2024年8月,《黑神话:悟空》发售首日便引发全球关注,成功登上Steam、WeGame等多个游戏平台的销量榜首。
除了电影和游戏,中国文化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出色的表现。中国电视剧出口额从2012年至2023年增长了约3倍,中国网络文学在2023年度“出海”市场规模超过40亿元,海外访问用户约2.3亿。这些成功案例都有着一个最大的共性,那就是它们既关注全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同时又凸显了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意趣。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自信地看到水墨山川、传统乐器、古典建筑等中国元素的展示。这种既博采众长又守正创新的创作姿态,凭借其独特性成功吸引了国际市场的目光。
文化自信的建立,离不开创作者们的辛勤努力,但更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扶持。当外国网友耐心看完《哪吒2》的片尾制作名单时,他们再一次被震惊了。原来,有138家中国动画公司、4000多名动画人共同参与到这部作品的制作中,就像网友所说“‘哪吒’集结了整个中国龙族最坚硬的龙鳞”。而这场数字奇观的背后,正是在文化强国战略支撑下,中国文化产业取得的长足进步。
本文先报道了郭林出任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这一消息,接着通过光明日报见报稿件引出中国文化作品在国际市场的成功案例,如《哪吒2》《黑神话:悟空》等,分析了成功共性是兼顾人类情感与中国文化特色,还强调了创作者努力和国家扶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展现了中国文化产业在文化强国战略下的良好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