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朱丛飞团队联合广州市驻大埔县茶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赴广东穗瑞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茶阳油茶基地开展专项调研,旨在以科技赋能推动传统油茶产业升级转型,同时介绍了为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所做的工作以及团队围绕示范基地开展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近日,嘉应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朱丛飞团队与广州市驻大埔县茶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为工作队)展开紧密合作,一同前往广东穗瑞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茶阳油茶基地进行专项调研。此次调研将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作为核心目标,重点聚焦于富硒技术研发、循环农业模式创新以及联农带农机制建设等方面,力求推动传统的油茶产业朝着高附加值、全链条的方向进行转型。
为了推动茶阳镇油茶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工作队积极发挥协调作用,促成嘉应学院团队协助广东穗瑞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推进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这一举措为茶阳镇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在茶阳镇油茶基地前期建设的基础之上,嘉应学院团队充分依托高效栽培管理示范基地,集中力量打造富硒茶油等特色农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联农带农助农的良好发展局面,让更多农户从油茶产业发展中受益。
据了解,茶阳镇处于富硒土壤区域,嘉应学院团队围绕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创新研究与实践工作:
其一,富硒油茶技术。研发团队开展了“油茶增硒保果丰产配套技术”试验,以科学施肥和土壤改良为重要手段,帮助企业顺利完成富硒油茶认证,并成功打造富硒品牌。这不仅提升了油茶产品的品质和价值,也为茶阳镇油茶产业的发展树立了特色品牌形象。
其二,“油茶果—菌—肥”协同模式探索。团队创新性地利用废弃的油茶枝叶和油茶壳作为原料,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例如灵芝的种植。这种模式在保障油茶产业现有收益的同时,通过食用菌种植创造了额外的经济价值。而且,食用菌采收后的基料菌渣还田后,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进一步促进油茶品质的优化,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农业模式。
其三,油茶产量提升技术攻关。在示范基地中,团队通过采用整枝修剪、低产植株高接品种置换以及“蜜蜂 + 人工授粉”技术联合攻关等方式,有效提高了油茶的产量与品质。这些技术的应用,为茶阳镇油茶产业的高产、优质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嘉应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联合工作队对茶阳油茶基地开展专项调研及推动产业发展的情况。他们以科技为依托,聚焦多项关键技术和模式创新,不仅助力企业发展,还带动农户增收,为茶阳镇油茶产业的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本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