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人形机器人热门概念股长盛轴承的回购方案调整情况,详细介绍了该公司三次上调回购价格上限的过程,分析了股价走势、财务数据,探讨了公司的业务现状以及投资者应注意的问题。
在3月17日晚间,人形机器人领域备受关注的热门概念股长盛轴承,发布了一则回购调整方案。该方案将回购价格上限从原本的66.80元/股大幅调整至128.50元/股,并且这一价格自2025年3月18日起正式生效。
实际上,这已经是长盛轴承第三次对本次回购方案的价格上限进行调整了。
回溯过往,根据公司公告显示,在2024年9月27日,长盛轴承首次发布本次回购方案。当时计划的回购金额区间为2000万元 – 4000万元,回购价格上限设定为21元/股,回购期限是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之日起6个月内。
到了2024年10月18日,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将回购价格上限调整为20.83元/股。从本次方案发布开始,一直到调整回购价格上限,直至2024年12月23日,公司股价基本在20元以下的区间进行横盘震荡。然而,在这段时间里,公司一直没有正式实施回购操作。直到2024年12月24日,股价出现一字板涨停的情况,直接涨至22.32元,超过了本次回购价格上限。紧接着,股价又开启了一轮上涨周期,这使得公司更没有机会开展回购事项。
2025年2月17日,公司再次发布公告。公告中提到,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同时为了保障本次回购股份方案能够顺利实施,公司将回购价格上限由20.83元/股调整为66.80元/股,上调比例超过了2倍。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同日,股价又一次以20CM涨停收盘,收盘价达到77.60元。这就导致新的回购价格上限在发布当日就失效了。
随后,股价继续保持上涨的趋势,并在2月20日创出了公司上市以来的最高价118元。之后股价有所下跌,不过截至3月17日收盘,股价基本在90元以上的区间波动。以3月17日收盘价95.44元来计算,股价已经较回购价格上限上涨了42.87%。而截至目前,公司的回购金额依然为零。
为了保证回购事项能够顺利开展,公司在3月17日晚间发布了本文开篇提到的第三次调整回购价格上限的公告。与前次调整相比,这次价格几乎翻倍。并且,与最新收盘价对比,128.50元/股的回购价格上限,存在34.64%的溢价空间,这可以给公司留出一定的回购交易窗口。不过,该公司能否顺利完成本次回购计划,目前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根据公司规定的回购期限,本次回购计划将于3月27日期满,目前仅剩8个交易日。若公司想要顺利完成回购计划,就需要在未来8个交易日内至少动用2000万元资金。
从财务数据方面来看,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1.95%;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下降5.29%。
长盛轴承多次调整回购价格上限,这一举措充分显示出公司回购股份的坚定信心,同时也向市场传递出公司管理层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但需要投资者注意的是,自去年9月公司发布回购方案以来,截至3月17日,股价涨幅已经高达569%。特别是在公司披露了与宇树科技合作的消息之后,搭上了机器人板块的投资热潮。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公司在轴承行业深耕多年,在滑动轴承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并且绑定了国内人形机器人头部厂商。通过与宇树科技合作研发适配人形机器人的滑动轴承产品,公司有望不断积累技术优势,依靠通用的产品技术原理切入更多客户供应链。
然而,长盛轴承日前发布公告明确表示,公司在机器人零部件领域的业务目前处于小批量的生产销售阶段,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极低(不足1%),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这与股价的大幅上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表明股价上涨缺乏相应的业绩支撑。若后续市场热点转移,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度不及预期,公司整体业绩可能无法达到市场预期,从而导致股价回调。因此,投资者应结合公司整体基本面情况,对短期利好消息做出理性判断,避免盲目追涨。
本文围绕长盛轴承多次调整回购价格上限展开,详细阐述了回购方案的调整过程、股价走势、财务数据等情况。公司虽展现出回购的坚定决心,但股价大幅上涨与业绩占比低形成反差,投资者需理性看待,结合基本面判断,防止盲目追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