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从深圳到帕拉瓜纳:中委经济特区合作的发展之路

委内瑞拉与中国在经济特区合作方面的一系列进展,包括委内瑞拉经济特区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发布投资指南、借鉴中国经验推出相关政策、举办世界经济特区论坛等,展示了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委内瑞拉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积极意义。

3月25日,一场备受瞩目的盛会——委内瑞拉经济特区推介会暨帕拉瓜纳半岛联合发展推进会在北京盛大举行。此次会议上,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特区管理委员会携当地企业和特区管委会代表团远道而来。他们从当地那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说起,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了委内瑞拉的投资价值。在自由贸易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法律政策、能源开发、园区管理、投资安全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中委两国在经济和产业上的互补性搭建了合作的桥梁。并且,在会议现场,委方与中方企业正式签署了帕拉瓜纳半岛经济特区联合开发合作备忘录以及相关招商运营委托协议,这一举措将中委两国的经济合作切实地推向了深入。

会议期间,中方与委内瑞拉经济特区管委会联合发布了《帕拉瓜纳半岛经济特区投资指南》。这份指南为吸引中方企业参与当地经济特区的建设开发,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红利和产业项目规划支持。中方主办单位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与华值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代表着中方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与委方共同搭建了正式的长期合作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为后续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委内瑞拉政府为了摆脱对石油经济的过度依赖,将经济特区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重点的高度。2022年6月,委内瑞拉颁布了《经济特区组织法》,明确提出要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通过税收优惠、产业扶持和基础设施升级等措施来吸引外资。帕拉瓜纳半岛凭借其独特的沿海区位优势,被选定为首批经济特区试点地区,其发展目标聚焦在旅游业、农业、科技产业及新能源领域。

2023年9月,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率团访问深圳。他的首站便深入考察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并与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明确将在特区规划、人才培养和现代化管理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马杜罗总统由衷地表示:“深圳43年的发展经验,为委内瑞拉提供了转型的蓝本。”

到了2024年,中委双方的合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委内瑞拉方面参照我国经济特区的经验,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关税便利化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例如,特区企业可以享受进口退税、来料加工临时许可等优惠政策,同时通过多式联运系统提升物流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24年12月,第25届世界经济特区论坛在加拉加斯成功举办。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闭幕式上强调:“中委合作不仅是经济上的互补,更是发展理念的深度融合。”论坛期间,双方宣布将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推动拉瓜伊拉特区成为辐射拉美地区的科技与贸易枢纽。多家中资企业和中方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其中,纷纷建言献策,为双方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信任基础。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指出:“特区合作的关键在于本土化创新。我们不仅要向委内瑞拉输出经验,更要注重结合其资源禀赋,构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华值国际控股集团通过组织顶尖专家智库、中资企业进行深度考察,成功铺设了中委政企合作的桥梁,得到了委内瑞拉政府的高度认可。华值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委帕拉瓜纳经济特区合作,既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南南合作的典范,也是中国经验全球化的生动实践。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与项目的陆续落地,这一合作有望为委内瑞拉经济多元化注入强劲动力,并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路径提供新的范式。

在全球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委内瑞拉与中国的经济特区合作项目迎来了里程碑式的进展。以帕拉瓜纳经济特区为核心,两国通过政策对接、经验共享与产业合作,正携手探索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合作新路径。

本文详细阐述了委内瑞拉与中国在经济特区合作方面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和进展。从委内瑞拉经济特区推介会到相关政策的出台,从借鉴中国经验到举办世界经济特区论坛,双方的合作不断深入。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委内瑞拉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也为中委两国带来了互利共赢的局面,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从深圳到帕拉瓜纳:中委经济特区合作的发展之路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