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中消协提醒:网购慎用“免密支付”,守护财产安全 中消协发声:“免密支付”有隐患,谨慎使用保资金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消费提示,指出近期收到因“免密支付”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的投诉,介绍了“免密支付”存在的风险,并给出了降低盗刷风险的具体建议。

近日,来自中工网北京3月25日的消息(记者杨召奎),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一则重要的消费提示。近期,中消协陆陆续续收到了不少消费者的投诉,这些消费者纷纷声称自己因为使用了手机的“免密支付”功能,从而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为了能够切实保护消费者的财产安全,进一步提升大家的风险防范意识,中消协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一定要谨慎使用手机的“免密支付”功能,避免由于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不必要的资金损失。

中消协详细指出,“免密支付”,也就是在支付过程中无需密码确认即可完成支付的功能,这是部分支付平台或者应用为了提升支付的便捷性而特意推出的。当用户开通了该功能之后,单笔交易金额只要在一定的限额之内,就可以直接从账户中扣款。然而,这看似方便的功能,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就极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当手机不慎丢失或者账号信息不幸泄露时,使用“免密支付”的风险会急剧增加。不法分子很可能利用这些机会,随意进行消费扣款。
  • 虽然每一笔小额免密支付的金额看似不大,但如果多次累积起来,也可能造成大额的损失。
  • “免密支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在被盗刷时,消费者往往难以及时察觉,等到发现时,可能已经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为了帮助消费者降低盗刷风险,中消协给出了以下具体建议:

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

消费者首先应该优先关闭“免密支付”功能。仔细检查自己的账户是否绑定了支付宝、微信或者银行卡,并且及时关闭相应的“免密支付”权限。如果确实需要保留部分免密服务,建议进行单独设置,以更好地控制支付风险。此外,消费者还应该定期检查授权应用,将那些不常用或者不信任的第三方应用支付授权移除。

强化账户安全保护

  • 设置高强度的密码,并且要注意定期更换。避免使用生日、连续数字等简单易猜的密码,同时开启双重认证功能,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账号被恶意登录。
  • 关闭非必要的支付权限。特别是苹果手机用户,如果不需要通过账户进行应用购买,建议禁用相关功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 在使用网络时要格外谨慎,尽量避免使用公共Wi-Fi进行支付操作。因为公共网络环境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容易被不法分子进行网络钓鱼或者数据截取,从而导致个人信息和资金的损失。

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免密支付”引发的资金盗刷问题发布消费提示,指出该功能存在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风险大、小额累积损失及隐蔽性强难察觉等隐患,并从非必要不开启和强化账户安全保护两方面给出降低盗刷风险的建议,以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中消协提醒:网购慎用“免密支付”,守护财产安全 中消协发声:“免密支付”有隐患,谨慎使用保资金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