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聚焦近期兴起的中医减肥训练营热潮,以浙江省中医院和杭州市中医院为例,介绍了训练营的日常情况、显著效果以及报名的火热程度。同时探讨了中医减肥与其他减肥方式相比的特别之处,强调其安全、“纠偏”的特点。此外,文章还阐述了肥胖带来的健康危害以及呼吁全民重视体重管理的重要性。
近期,一股独特的“开营潮”在减肥领域悄然兴起,那就是中医减肥。练八段锦、品中药茶饮、用艾灸拔罐调理身体……各地纷纷涌现出一个个“中医减肥训练营”,这让众多渴望甩掉身上赘肉的“XXL人士”心动不已。他们纷纷走进训练营,成为其中的“学员”,试图在那弥漫的艾灸香气和复杂的经络图谱间,探寻解锁“中医轻盈密码”的方法。
浙江省中医院“2 + 5中医非药物体重管理特训营”。
刮痧、熏蒸、火罐——中医减肥训练营报名火热
早晨八点多,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减肥训练营里,20多名学员身姿挺拔,以八段锦的起势站定。他们腕间的健康监测手环不时震动提示,伴随着那有节奏的震动,学员们将古老的古法招式徐徐展开。而在一旁摆满艾灸、拔罐器具的房间里,阵阵中药茶饮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中医文化氛围的养生世界。
自2025年1月启动以来,该训练营已顺利开展了5期。手机屏幕上跳动的数据统计成果令人惊喜:参营的100多人中,经过7天的训练,体脂/体重改善有效率达到了100%,平均减重2.57公斤,其中最多的一位学员减重达8.5公斤。
36岁的严恒(化名)就是众多受益学员中的一员。多年来,他一直受困于体重问题。今年1月17日,他在手机上偶然刷到了“训练营开营帖”,当时体重84.5公斤的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浙江省中医院第一期“2 + 5中医非药物体重管理特训营”。经过7天的训练,他的体重降低了5公斤。严恒表示:“中医减肥听起来很吸引人,感觉也比较安全,所以就来试试。”
浙江省中医院“2 + 5中医非药物体重管理特训营”导师在给学员讲课。
吴筱莲告诉记者,训练营推出首期时,他们就收到了1800多份报名材料,其中有将近30%的学员是从外省慕名而来的。为了满足广大报名者的需求,目前该训练营还同步开展了线上训练营。
事实上,浙江省中医院并非个例。去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就尝试开启了中医减重训练营。杭州市中医院体重管理中心主任金剑虹表示:“当时只是试运行,没想到效果和反响都非常好,所以后来持续开营,报名的人也越来越多。”
由于公众参与热情高涨且效果显著,3月19日,杭州市中医院正式启动了体重管理中心。该中心借助“N + 28”减重营(即1 – 2天住院,28天线上)机制,搭建起具有中医特色的体重管理体系,旨在帮助公众健康减重、改善体质。
从望闻问切的传统诊法到现代体质辨识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中医减肥训练营,正以中医“辨证减重”的模式,解决着不少肥胖人士的健康管理需求。那么,和其他减肥方式相比,中医减肥到底有啥特别之处呢?
杭州市中医院内,医生带着训练营学员在做中医养生操。
在浙江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功能医学特聘专家刘晓光看来,从功能医学的视角出发,超重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它突破了传统“热量摄入 – 消耗失衡”的简单模型。中医减肥的本质是“纠偏”,并非单纯地追求体重的降低,而是通过中医辨识,明确超重背后的阴阳失衡,再通过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气血,来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刘晓光举例说明:“比如,艾灸、拔罐等方法可以有效刺激人体穴位,打通经络,调节内分泌,从而调动身体的阴阳平衡,让身体脂肪分布均匀,达到减少内脏脂肪、塑形体型的效果。又比如,一些中药茶饮,具有调理五脏六腑阴阳平衡的作用,能达到除湿减重的效果。”
浙江省中医院内,训练营学员在做中医特色诊疗“葫芦灸”。
参加过训练营的学员郁悦然(化名)对此深有感触。在她以往的认知中,减肥就是要少吃肉、少吃碳水。但参加训练营后她才知道,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和优质脂肪同样可以减肥。郁悦然说:“和以往的减肥经历相比,这次整个过程很轻松,不觉得饿和累。”
50多岁的学员陈采芳(化名)也明显感觉到了差异。她表示:“原先老感觉身体有一种粘粘的、湿湿的感觉,现在确实觉得很清爽。”虽然参加训练营才2天,体重只减了2公斤,但她的体型看起来已经苗条了很多。
吴筱莲认为:“我觉得中医减肥在未来一定会成为一种趋势。因为与切胃手术的脏器损伤、减肥药物的副作用相比,中医减肥更为安全。”她还指出,通过“病因追溯 – 系统修复 – 个体化干预”路径,对于传统方法无效的肥胖人群,中西医结合功能医学或将成为破局的关键。
吴筱莲在向记者讲解中西医结合功能医学的减肥理念。
其实,小小的体重数字背后,蕴含着健康的大学问。金剑虹认为:“以往很多人觉得肥胖就是富态,没啥大问题,可其实它是个慢性疾病,也是很多重大疾病的上游。”不论是对个体还是对社会,肥胖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她介绍,对个体而言,肥胖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可以催化代谢性、心理性等200多种疾病,还会增加13种癌症的发病率。从社会角度来看,如果人群肥胖情况得不到控制,其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和慢病管理会对医疗资源造成巨大的负担。
吴筱莲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她表示:“在当下,肥胖已经成为了一场公共健康危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众健康理念的提升,大家对于肥胖的认知已经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过,重视程度的提升远远没有赶上肥胖人群增加的速度,呼吁全民管理体重,依然迫在眉睫。”
健康管理的五个层级。
金剑虹同时强调,不能将体重管理“污名化”。近年来,“肥胖”“减肥”等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许多肥胖人士因此觉得自卑、没面子、不自信。金剑虹说:“其实肥胖受到多方因素影响,比如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个体基因造成的差异等。我们应该重视,但是没有必要自责。”
正所谓“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末病”。吴筱莲说:“不管怎么说,呼吁公众提高对肥胖问题的重视还是非常必要的。作为许多疾病的上游,这其实是一个前置的概念,将对疾病的拦截关口前移。管理好体重的同时,也是前瞻性地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文章围绕中医减肥训练营热潮展开,介绍了浙江省中医院和杭州市中医院相关训练营的情况,突出其良好效果和报名热度。阐述了中医减肥“纠偏”的本质及与其他减肥方式相比的安全性优势。同时强调了肥胖对个体和社会的危害,呼吁全民重视体重管理,将疾病拦截关口前移,前瞻性地管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