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带货”新趋势:盲盒等新兴文化商品成监管重点

本文围绕旅客携带大量球星卡盲盒入境被查扣这一热点事件展开,详细介绍了事件情况、海关相关规定,分析了违规携带物品的原因及不同情况的处置方式,最后提醒旅客遵守海关法规。

在最近这段时间,网络上一则消息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原来,有旅客携带大量球星卡盲盒入境时被海关查扣了。此消息一出,众多网友纷纷表达了对相关海关规定的疑惑,他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明星卡盲盒不能带吗?”“是不是只要申报了就能把这些盲盒运回来呢?”“这种携带大量盲盒入境的行为算是走私吗?”等等。

也有一些热心网友进行了解释,他们表示携带物品入境不需要向海关申报的前提条件是“合理自用”。这些网友认为,报道中旅客携带盲盒被查扣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携带的“数量太多”,或者是“没有申报关税”。那么,这起“球星卡盲盒入境被查扣”事件的具体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旅客携带价值11万元盲盒入境,未申报被查扣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等相关文件规定,由于该批盲盒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涉及的价值较大,已经远远超出了“合理自用”的范畴。即便这名旅客正常向海关进行申报,这些盲盒也难以通过“个人携带物品”的方式顺利入境,而是应当按照货物的性质进行报关才能入境。

目前,这名携带盲盒入境的旅客,在接受海关的口头教育之后已经被予以放行。后续,海关还会根据当事人的主观状态、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物品的性质、用途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研判,从而确定下一步的处置方式。

此外,旅客在进出境时,除了要清楚可以携带但需要注意不能超过免税额度的物品外,还一定要注意区分哪些物品是限制或禁止进出境的。

倪崇洵提醒道:如果旅客携带了动植物及其产品、货币、金银、文物等限制或禁止进出境的物品,以及药品、保健品等特殊物品,这些都是需要主动向海关进行申报的。要是旅客不如实申报所携带的物品,就可能会面临物品被扣留或没收、受到行政处罚甚至是刑事处罚的后果。

如果旅客携带物品的行为被认定为走私,那么将面临没收走私货物、物品,并且还可能会被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要是构成犯罪的,按照刑法规定,对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最高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带货”呈现新趋势,超出“合理自用”应申报

近年来,海关查获的违规携带物品种类呈现出一种“年轻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烟酒、现金等物品外,盲盒、手办、限定潮玩、动漫周边等新兴文化商品,已经逐渐成为了入境监管的重点对象。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进境物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征收办法》的规定,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含5000元)的,海关会予以免税放行;如果超过了规定的免税数额,对于行李物品,仅对超过的部分进行征税,不过对于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则应当全额征税。

无锡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肖春介绍说,海关监管过程中有一个“合理自用数量”的概念。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合理自用数量”是指旅客或者收件人本人自用、馈赠亲友,而并非是为了出售或者出租的物品数量。同时,海关会根据旅客或者收件人的具体情况、旅行目的和居留时间等来确定正常的携带数量。

近年来,随着年轻群体潮流消费的不断升温,在口岸一线时常会发生旅客携带超额卡片盲盒等文化产品入境的行为。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旅客对申报规则缺乏了解,存在认知上的盲区;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不法代购、水客妄图通过违规带货入境来谋取利益。针对不同的情况,海关相应的处置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

肖春表示:对于正常旅客携带的超额或超量物品,如果在合理自用数量范畴内但超出了5000元的部分,旅客可以通过缴纳税款的方式让物品放行;对于那些主动申报的旅客,并且所携带的物品不涉及像象牙、肉制品、种子这样的禁限类物品,海关允许其将物品退运出境;而对于不法代购、水客等涉嫌走私的人员,涉案物品可能会被没收,同时情节严重的还会面临刑事处罚。

最后,海关提醒广大进出境旅客,在进出境时,应该主动去了解海关的相关法律法规。当携带高价值或超量物品时,即便这些物品是自用的,也需要如实向海关进行申报;同时,一定不要贪图蝇头小利而参与带货走私,否则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文围绕旅客携带球星卡盲盒入境被查扣事件,阐述了海关对进出境物品的规定,包括“合理自用”范畴、申报规则、违规处罚等。指出近年来“带货”出现新趋势,新兴文化商品成监管重点。提醒旅客要了解法规,如实申报,避免违规走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带货”新趋势:盲盒等新兴文化商品成监管重点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