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顺德机器人军团: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AI浪潮下,顺德机器人产业的多元绽放

本文聚焦佛山顺德的机器人产业发展,从企业创新成果、产业生态建设、与传统产业的共振融合等方面,深入剖析了顺德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产业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展现了其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重要作用。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美的集团的人形机器人样机格外引人注目,它能“比心”、跳舞,还能熟练地打螺丝和开瓶盖,展现出强大的功能和科技魅力。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佛山作为广东的制造业大市,拥有装备制造、泛家居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工业机器人产量和产业链优势不仅领跑全省,在全国也占据重要地位,已经构建起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与产业基座。南方都市报推出“2025佛山机器人军团深调研”专栏,旨在深入解读在新一轮城市科创竞争中,佛山机器人军团的发展策略和优势。

早在今年春节国产人形机器人爆火出圈的前一年,天太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吴志诚就在朋友圈展示了全球首款仿人脊柱功能通用性人形机器人。今年底,这家位于广东佛山顺德的企业主导起草的相关行业标准将对外发布。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卫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的很早就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布局。”实际上,在这场AI变革中,佛山顺德早已积极入局。数据显示,顺德工业机器人运营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并且早已实现“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先进生产模式。

应用:创新产品引领行业变革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顺德的企业格外忙碌。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洪波近期带着企业的“机器人们”前往德国等地出差。这家总部位于顺德杏坛高新区的企业,自主研发出一款UGV无人地面车,被陈洪波形象地称为“70吨运集装箱的墨镜男”。它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导航系统,可负载70吨货物进行自动驾驶,实现厘米级定位,最高时速可达30公里。今年3月,嘉腾研发团队针对行业痛点,又推出了一款单臂无人叉车。

同样忙碌的还有增广智能。这家顺德企业带着自主研发的“魔毯”——一款“悬浮机器人”参加国内各种先进展会。“魔毯”改变了传统的“流水线”产线模式,相当于一条会自动运行的产线,可应用于生物医疗、半导体、真空搬运等制造领域,充满了“黑科技”元素。目前,该企业已与富士康、华为、比亚迪、舜宇光学、领益智造、华大智造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共同研发智能精密制造生产线。

美的集团的人形机器人样机近期也“出圈”了。该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明确的战略布局:一方面推动具身智能与其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另一方面尽快实现家电机器人化。对于消费者而言,后者更具吸引力,他们期待着更“聪明”的家电进入日常生活。

顺德还积极吸引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去年10月,被称为国内“3D视觉第一股”的奥比中光在顺德容桂正式投产13万平方米的3D视觉感知产业智能制造基地,将打造成为机器人与AI视觉示范园区。该企业专注于研发和生产“机器人的眼睛”,其自主研发的3D视觉芯片及3D视觉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行业,服务全球逾1000家客户,包括蚂蚁集团、OPPO、中国银联、惠普、魅族等知名品牌,在中国服务机器人领域市占率超过70%。

生态:产业集聚与人才驱动

顺德区经济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什么这些机器人会出现在顺德?我的理解是,一个制造业极度发达的地区,必然要匹配为制造业服务的制造业,而这种为制造业服务的制造业先进到一定程度,就是机器人。这些企业诞生在顺德、成长在顺德是理所应当、势所必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佛山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3000多家,形成了“核心零部件 – 机器人本体 – 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布局。2024年,机器人及相关产业营收约600亿元。其中,顺德工业机器人产量可观,运营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并早已实现“机器人制造机器人”。不仅整机生产具有优势,国内乃至国际诸多领先品牌机器人身上的“关节”“小脑”和“眼睛”等关键部件,也都来自顺德。

在顺德,不同镇街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机器人产业分布。杏坛高新区有嘉腾,陈村有隆深,北滘有库卡,容桂有奥比中光,伦教有银星智能,勒流有天太机器人等。此外,北滘大族园区还形成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集群效应。目前,顺德还在不断谋划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全力推动北滘机器人谷智造产业园建设的同时,正规划建设云鹭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启动区。

产业生态不仅体现在企业和创新环境上,更在于人才。增广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企业是在顺德几十年深厚制造业底蕴中成长起来的代表。其创始人是90后,毕业于顺德一中。自2018年创业以来,创始人带领一支具有强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团队,致力于推动工业自动化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专注于平面磁悬浮智能输送系统、精密运动控制技术及电动执行器的研发与产业化。

世界500强企业美的集团也高度重视人才。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卫昶表示:“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如果没有一流的人才,很难做出一流的创新。所以,我们对人才非常重视,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在集团内部培养优秀人才。”

共振:传统产业与机器人产业融合发展

前不久,一款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绝大部分零部件由企业在顺德自主研发制造。这背后,体现了顺德作为中国家电产业重镇,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的突出优势。

顺德拥有两大支柱产业,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近4000亿,家电产业规模超4000亿。这些产业与机器人产业紧密相关,为机器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机器人产业能在顺德加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两大4000亿级产业集群的雄厚基础,另一方面是这两大传统产业在人工智能时代转型升级的需求,二者形成了共振效应。

当前,佛山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顺德的目标是,到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100%实现数字化转型、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企业行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60%。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顺德区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机器人、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新领域新赛道政策供给,推动“新芽成大树”。在这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双向奔赴中,机器人产业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关节”。

顺德区经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高端装备制造业遇上AI,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工业机器人。当家电产业遇上AI,就是消费和人形机器人。”在家电机器人化领域,很多顺德企业已经开始实践,包括美的、云米、德尔玛和新宝等。“机器人升级迭代不是一蹴而就,也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而是在应用实践中不断实验、升级。”从最初的扫地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再到如今功能更强大的人形机器人,顺德在AI机器人“赛道”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本文围绕佛山顺德的机器人产业展开,详细介绍了顺德在机器人应用、产业生态和与传统产业共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顺德凭借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创新的企业产品、完善的产业生态和对人才的重视,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传统产业与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顺德有望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顺德机器人军团: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AI浪潮下,顺德机器人产业的多元绽放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