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成都市武侯区玉林东路特色街区改造项目,该项目作为四川省唯一老旧街区改造类优秀案例获全国推介,详细介绍了其改造目标、创新模式、打造友好街区等举措及取得的显著成效。
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了《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二批)。在众多优秀案例中,成都市武侯区玉林东路特色街区改造项目脱颖而出,它是四川省唯一入选的老旧街区改造类优秀案例,获得了全国范围的推介。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此次获全国推介的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里,玉林东路特色街区改造项目有着明确的目标——“烟火玉林·优雅成都”。它致力于打造出“像成都人在玉林那样生活”的城市幸福生活样板,成功创造了“回归老城、更新老城、活化老城”的典范,更是四川省首个获全国推介的老旧街区改造类先进做法。
在改造过程中,玉林东路特色街区创新采用了1个模式,着力打造专业性“运营街区”。该街区在成都首创“O EPC”更新理念,提前引入专业运营公司。同时,联动167名规划师团队以及3000多名居民代表,让他们深度参与到项目的策划设计中,并且同步介入项目施工监督。这使得玉林东路特色街区成为成都市首个集“策划、设计、施工、运营”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专业运营街区。通过专业运营,玉林东路的商户数量从原来的80家增加到了近153家。借助各项赛事活动的效应,店铺租金实现翻倍,商家收益也成倍增长。
此外,玉林东路特色街区还致力于打造样板性“友好街区”。其改造坚持“功能美学优先”和“慢行生活优先”的原则,在成都市首创街区“U型界面”系统性整体规划。这一规划打破了“汽车优先”的传统规划秩序,加强了风貌一体化设计和场景一体化营造。通过重点交织街巷节点打造“视觉地标”,形成了“行人与机车”一体共享的友好慢行区,以及“整体与个性”创意十足的网红打卡地。
从数据统计来看,玉林东路更新开街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居民满意度超过90%,日均人流量从1万人上升到约5万人,入店率提升了近20倍。
为了更好地融合“政府、商家、居民、服务链”的共同诉求,由运营方与商家联合,建立了全国首个“多业权街区共发展联盟”。形成了“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品牌、统一服务、统一物业”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玉林东路特色街区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多业权城市更新示范街区。
本文介绍了成都市武侯区玉林东路特色街区改造项目获全国推介这一事件,详细阐述了其改造目标、创新运营模式、打造友好街区等举措,以及在提升居民满意度、人流量、商家收益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展示了该项目在城市更新中的创新实践和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