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溯源与数据平台落地,广州鱼胶产业开辟海洋经济“新赛道”

本文聚焦鱼胶产业,介绍了当前鱼胶市场规模增长但面临原料溯源难、加工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详细讲述了全国首个金蝶胶溯源基地在广州番禺揭牌以及全球鱼种 – 鱼胶数据平台同步启动这一创新实践,阐述了其对鱼胶产业全链条标准化、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还提及相关认证证书颁发和对广州渔业“三产融合”的推动作用。

在“老广”的饮食哲学里,鱼胶(也就是花胶)可是备受青睐的传统滋补品。如今,鱼胶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据统计,目前其市场规模已然突破百亿元大关,并且预计到 2026 年将增长至 500 亿元。然而,在这火热的消费市场背后,鱼胶行业长期以来都被一些痛点所困扰,比如原料溯源困难、加工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3 月 24 日,在广州市番禺区海鸥岛名优水产养殖试验基地,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全国首个金蝶胶溯源基地正式揭牌。与此同时,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与广东官栈营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全球鱼种—鱼胶数据平台也同步启动。这一创新之举,标志着我国鱼胶产业正式迈入全链条标准化、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为渔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能。

瞧,这是基地里养殖的查鱼。(南都记者 莫郅骅 摄)

据了解,官栈公司可是下足了功夫。历时两年在海外投建现代化前处理工厂,并且在业内率先采用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的全链路追溯体系,成功实现了从鲜鱼到产品的完全“透明化”。该公司董事长张宇向南都记者透露,此次成立溯源基地,构建金蝶胶全链路溯源体系,能够进一步对原料查鱼的原产地产业生态,像养殖和捕捞环境等进行深度追溯。这对于推动整个产业体系的科学养殖、生产,以及原料的科学运用有着重要意义。张宇还提到,“有时候会出现珍稀鱼种掺杂在普通鱼种里进入批发市场的情况,消费者根本无法识别。但通过溯源体系,就能精准识别,还能帮助鱼胶实现可持续利用。”

而这一溯源体系的顺利运行,离不开当天同步启动的全球鱼种—鱼胶数据平台。这个平台整合了全球鱼种的生物学特征、加工工艺以及品质数据,建立了可视化溯源体系。消费者只需一键查询,就能清楚了解鱼胶的来源,有效破解了“一胶多名”的行业乱象。

看,全球鱼种 – 鱼胶数据库正式启动啦。(通讯员供图)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鱼胶高质量追溯服务平台负责人郭雪表示,该数据平台将推动行业标准统一,为政府监管、企业生产和消费者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吴燕燕也指出,数据平台对整个鱼胶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建立庞大的专业数据库,能够推动原料及产品的快速检测,为鱼胶产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产品质量保障。这样一来,消费者也能够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在活动现场,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颁发了行业首个“金蝶花胶(干鱼鳔)”产品认证证书,这为鱼胶质量规范树立了标杆。广检集团负责人李秀英表示,该认证技术规范将引导行业建立统一标准,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随着溯源基地与数据平台的落地,广州将进一步深化渔业“三产融合”。广州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处副处长林浩指出,通过此次构建“高校研发 + 企业转化 + 政府赋能”发展模式,不仅是番禺区深耕现代渔业的创新突破,更是广州立足新发展格局、开辟海洋经济“新赛道”的生动实践。吴燕燕进一步表示,鱼胶产业的高价值化利用,可显著提升大宗鱼种经济效益,为渔民增收、渔业增效提供新路径。“一片小花胶撬动百亿级产业”的愿景,正是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本文围绕鱼胶产业展开,介绍了当前鱼胶市场规模增长但存在痛点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全国首个金蝶胶溯源基地揭牌和全球鱼种 – 鱼胶数据平台启动这一创新实践,分析了其在原料追溯、规范行业标准、保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还提及相关认证证书对行业标准的树立。最后指出这将推动广州渔业“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鱼胶产业高价值化利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溯源与数据平台落地,广州鱼胶产业开辟海洋经济“新赛道”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