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2024年天津银行与重庆银行经营状况大揭秘

本文聚焦上市城商行年报季,详细对比了天津银行和重庆银行2024年的经营状况,包括营收、净利润、资产规模等核心数据,同时分析了两家银行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态势。

随着上市银行进入年报季,城商行中的天津银行和重庆银行率先披露了2024年的经营“成绩单”。

在四大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均拥有一家上市城商行。截至去年9月末,北京银行以4万亿元的资产规模稳居榜首,上海银行以3.86万亿元紧随其后。而天津银行(1578.HK)和重庆银行(601963.SH)目前尚未迈入“万亿俱乐部”。

从年报数据来看,天津银行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7.09亿元,同比上涨1.5%;归母净利润达到38.02亿元,同比上涨1.1%。重庆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6.79亿元,同比增长3.54%;归母净利润为51.17亿元,同比增长3.8%。由此可见,天津银行整体收入高于重庆银行,但在盈利能力方面稍逊一筹。

回顾前几年,天津银行资产规模增速有所放缓,这使得它与重庆银行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2021年至2024年,天津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分别为4.7%、5.7%、10.5%、10.1%,而重庆银行同期的资产规模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尽管近两年天津银行资产增速有所回升,但仍略低于重庆银行。2021年末,天津银行资产规模比重庆银行高出千亿;截至2024年末,天津银行资产规模为9260亿元,重庆银行则为8566.4亿元,二者差距已缩小至不足700亿元。

由于地方城商行规模相对较小,赚钱效应不够显著,且流动性远不及A股市场,所以地方城商行在港股市场向来不太受青睐。截至3月24日,天津银行的总市值为114.73亿港元,而重庆银行的总市值已超过300亿元。

天津银行双增下的隐忧

天津银行的前身是当地的城市信用社。1996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65家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了“天津城市合作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该行于2007年更名为“天津银行”,并获得跨区域经营的许可。

虽然天津银行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实现了双增长,但增长幅度在已披露业绩快报的城商行中并不突出。截至3月24日,共有11家上市城商行披露业绩快报,除郑州银行和厦门银行外,其余城商行均实现双增。从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来看,天津银行仅排在这两家银行之上。

当前,银行业仍面临净息差持续下行的压力。天津银行的营收增长并非源于核心信贷业务,而是依赖短期波动性较大的非息收入项目,如交易净损益和金融资产终止收益。2024年,天津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微降,实现收入113.14亿元,较2023年的114.2亿元下降了0.9%。

从已公布快报的城商行情况来看,非息收入的增长为银行的业绩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业内人士分析,2024年上市银行盈利增速小幅增长,主要得益于第四季度债市投资收益的优异表现,非息收入的高增长支撑了利润。然而,天津银行的投资收益却不升反降,去年该行投资收益为2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2亿元,同比降幅达11.1%。天津银行在财报中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该行优化投资结构,压降了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等非标准化债权投资,导致相应投资收益减少。

天津银行业绩双增的主要推动因素为交易净损益、终止确认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收益等。2024年,天津银行交易净损益达到10.12亿元,同比增长180.6%;终止确认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收益为2.46亿元,同比增长700.6%。这两个项目带来了逾12亿元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天津银行承压的信贷业务。

与大部分城商行类似,天津银行依托地域优势,对公业务长期占据营收的主导地位。在各银行纷纷向零售转型后,天津银行也启动了“超常规发展大零售”战略,将零售业务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18.74%提升至2019年的37.15%,但此后该比例持续下滑。去年,该行零售业务收入为43.56亿元,同比下滑17.97%,营收占比降至26%,为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天津银行的对公业务还面临着另一家具有天津国资股东背景的渤海银行(09688.HK)的直接竞争。渤海银行为股份制银行,目前总资产超1.7万亿元,接近天津银行的一倍,且对公业务实力较强。

重庆银行股权归集

重庆银行在已公布业绩快报的城商行中排名同样不靠前,但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3%以上的增速,表现较为中规中矩,也符合该行近几年稳健增长的态势。重庆银行营收同比增长,与前两年连续下跌有一定关系。2022年和2023年,重庆银行营收增速分别为 -7.23%和 -1.89%,较低的基数促使2024年实现同比上升。不过,重庆银行的净利润近几年一直保持小幅增长,表现较为稳健。

在收入端,重庆银行的信贷业务同样面临压力。去年重庆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2.59%至101.76亿元,下滑幅度比天津银行更大。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大增115.73%至8.87亿元,投资收入23.6亿元,同比增幅17.5%。虽然这两项收入有不错的增长,但体量相对较小,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重庆银行资产总额较2023年底增加约967.6亿元,增幅达12.73%,该增速持续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存款总额为4741.17亿元,较上年底增幅14.3%;贷款总额为4406.16亿元,较上年底增幅12.13%。该行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重点行业和产业的信贷投放”。

尽管重庆银行整体表现较好,但零售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零售贷款不良余额为26.4亿元,较上年增加7.4亿元;零售不良率为2.71%,较上年底增加0.73个百分点。其中,个人按揭贷款、经营贷和信用卡透支不良率均有上升,分别较上年底增加0.72个百分点、1.28个百分点和1.05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重庆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渝富资本在财报披露后提高了对重庆银行的持股比例。3月24日,重庆银行发布公告称,水务环境计划通过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方式合计取得水投集团100%的股权,从而间接取得重庆银行8.50%的股份。同时,重庆国资委将持有的水务环境80%股权无偿划转给渝富控股。划转事项完成后,渝富资本与水投集团将同受渝富控股控制,渝富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构成将发生变动,水投集团将成为渝富资本的一致行动人。本次权益变动后,渝富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合并持有重庆银行的比例将从15.15%增至23.65%。

本文对天津银行和重庆银行2024年经营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天津银行虽营收和净利润双增,但增长幅度不佳,核心信贷业务承压,零售业务下滑且面临竞争;重庆银行营收和净利润稳健增长,资产增速创新高,但信贷业务有压力,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同时股权结构发生变化。两家银行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发展态势值得持续关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2024年天津银行与重庆银行经营状况大揭秘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