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召开南北山绿化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推进会议的相关情况,介绍了自2022年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实施以来在造林面积、成活率、苗木储备、金融支持、民众增收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中新社拉萨3月17日消息,当日,西藏自治区召开了南北山绿化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推进会议。从会议中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该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接近70万亩,总共栽植了各类苗木1.14亿株。
在造林成效方面,该工程的造林整体成活率保持在85%左右,其中部分区域的成活率更是超过了90%。随着工程的推进,原生灌木呈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林草植被盖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拉萨周边以及重要交通沿线的绿化面积大幅增加,整体绿量明显提升,森林环城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为了保障工程的持续推进,该工程大力建设保障性苗圃。目前,已经建成了65个保障性苗圃,总面积达4万余亩。在这些苗圃中,储备了光核桃、江孜沙棘、藏川杨、榆树、油松、樟子松、山杏、刺槐等各类苗木约9000万株,这些苗木完全能够满足2025年的造林需求。此外,在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等地加强了乡土保障性苗圃的建设,这一举措基本解决了乡土树种不足的问题。
在政策支持方面,西藏自治区积极争取开放性、政策性金融政策的支持。在用电、银行贷款、保险等方面给予了特殊的扶持。其中,造林、灌溉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标准,价格为0.2元(人民币,下同)/千瓦时,并且每千瓦时还会再补贴0.1元,这一政策为造林企业节约了50%的用电资金。同时,西藏的贷款利率比全国各类贷款基准利率低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累计为造林企业发放贷款26.32亿元。另外,西藏各级政府不断完善南北山绿化投入机制,将南北山绿化列入年度预算,先后累计投入资金46.97亿元。
该工程的实施不仅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自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吸收了农牧民720万人次参与工程建设。农牧民通过劳务投入以及繁育销售苗木等途径,实现增收25亿余元。此外,还建立了“我在西藏有棵树”网络捐资平台,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参与该工程。目前,已有73家企业参与承包造林23万余亩,撬动社会资金约20亿元。
西藏南北山绿化工程自2022年实施以来成果显著,在造林面积、成活率、苗木储备等生态建设方面成效突出,同时通过政策支持、社会参与等举措,既保障了工程推进,又带动了民众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