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文旅产业发展情况。介绍了近年来景洪市旅游热度持续提升,通过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等举措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还阐述了其在文旅项目建设、民营经济激发、示范建设、文化弘扬、康养旅居产业发展、品牌打造等多方面的成果,最后提及即将举行的2025年泼水节并发出邀请。
近年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旅游热度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文旅产业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成效斐然。4月3日,在云南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景洪市人民政府市长刀海清介绍了景洪市在文旅领域的一系列举措和成果。
景洪市全力发展全域旅游,致力于打造康养旅游旅居目的地,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县域经济不断壮大。2024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预计从17.3%大幅提高到50.8%,这一显著增长充分体现了文旅产业在景洪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刀海清形象地比喻,如果说西双版纳是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那么景洪就是镶嵌其上的璀璨明珠。这里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景观,雨林中云雾缭绕,澜沧江温柔地轻抚着大地,亚洲象在这片土地上悠然漫步,千年贝叶经更是蕴藏着独特的文明密码。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去年有5700万游客踏上这片热土,857亿元的文旅消费充分彰显了西双版纳的独特魅力。今年春节期间,346万游客奔赴暖冬之约,单日最高有5.22万旅客搭乘中老铁路穿越热带雨林。西双版纳机场以1815架次航班起降、27.09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实现了53%和59%的同比“双增长”。这些具体的数字,生动地诠释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景洪市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在夯实文旅项目根基方面,景洪秉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理念,精心打造了白象沙滩、神石康养大观园、勐巴拉嘎洒温泉度假区、歌朗河、孔雀宫等文旅重点项目。2024年,全市签约文旅项目16个,落地项目11个,完成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
在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上,景洪市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投资者在文旅文创、康养旅居、景区提升等领域打造了良好的发展沃土。2024年,当地新增经营主体30626家,其中文旅类21012家。告庄西双景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048万人次,成为热门打卡地;《傣魅》《象之心》等剧目在蛇年新春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
在推动文旅示范建设方面,37万名游客掀开了基诺雨林秘境的神秘面纱,“北象南归”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2024年,游客平均在景洪停留3.25天,过夜游客日均花费1148.13元;旅游相关行业税收达6.3亿元,同比增长6.03%。
在弘扬传统文化魅力方面,景洪坚持“以文彰旅”。191位非遗传承人成为“行走的文化基因库”,打造了1个省级非遗工坊,孵化4个市级文化传承基地。《陶》《梦》《织幸福》《基诺新娘》《火牙象》等15个文艺作品,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千年傣韵的独特魅力。
在发展康养旅居产业方面,景洪聚力当好“旅居云南”排头兵,编制《旅居产业发展规划》,举办雨林景洪“旅居季”系列活动。49万“新景洪人”在景洪平均生活90天,他们深居于曼贺纳、曼峦站等乡村宿集,感受“中国暖都”的慢时光。
在打造文旅景洪品牌方面,小象“景景”和孔雀“洪洪”这对城市IP跃上傣锦、化作茶饼、融进贝叶经的纹路,100余种创意元素在景区、机场、高铁站等各个文创伴手礼中呈现。
据悉,景洪市将于4月13日 – 18日举行2025年泼水节。刀海清热情邀请四海宾朋投身西双版纳的温暖拥抱,到“有水的地方”泼洒欢笑祝福,到“大象的家乡”续写创业华章。
本文全面介绍了景洪市在文旅产业发展上的显著成果和积极举措。通过全域旅游、文旅融合,以及在项目建设、民营经济、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努力,景洪市旅游热度不断提升,文旅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大。即将到来的泼水节更是为景洪的文旅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有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