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希腊在保护璀璨的古希腊文化遗产方面所做出的诸多努力。从立法保护、对古建筑和地下文物的守护、文化活动的开展,到推动国宝回归以及开展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了希腊守护文明“光荣”的决心与行动。
美国著名诗人爱伦·坡在那首经典的《致海伦》一诗中,把绝世佳人的美貌与“希腊的光荣”相提并论。这一形象的比喻,深刻地反映出古希腊文明的璀璨光芒,早已深入人心。然而,随着岁月的不断流逝,以及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长久地守护这份曾经的“光荣”,怎样切实有效地保护希腊的文化遗产,便成为了历史留给希腊的特殊课题与严峻挑战。
2023年2月27日,一名男子在希腊雅典卫城附近放风筝。新华社发(马里奥斯·罗洛斯摄)
早在1832年,希腊就敏锐地意识到保护古遗址的重要性,制定了相关法令。1834年,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顺利通过;1835年,关于保护古建筑的法令颁布;1899年,文物古迹所有权法律得以制定。到了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召开会议,签署了第一部世界性的城市规划法律文件《雅典宪章》,其核心宗旨就是保护城市、保护文化遗产。
1975年,希腊颁布《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法》,明确规定在重要古迹附近的建筑物属于国家和社会,严禁私下买卖和随意翻修。2002年,希腊又通过《古迹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并颁布《文物法律38条》,将口头传说、神话、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各类历史遗迹等不可移动文物、各类古代陶瓷、饰品等可移动文物全部纳入保护范围。
在希腊的首都和最大城市雅典,城市“天际线”的完整性受到了严格保护。雅典卫城坐落在一座150多米高的山岗上,站在卫城上可以遥望美丽的爱琴海,而在雅典市区则能仰望卫城的雄伟身姿。为了保护这一独特的景观效果,希腊建筑法规规定卫城附近区域建筑物限高21米,酒店规模不能超过100个床位。
2019年,卫城南侧居民区的市民联名致函希腊环境部,要求查处当地一处在建十层建筑物。他们认为该居民区楼房都不能超过七层,而那栋新建筑物如同在卫城下“砌了一道墙”,严重破坏了整体景观,堪称“犯罪”。雅典市政府随即敦促相关部门撤销那处建筑的批文,并要求尽快修订地区环境保护条例,以防再有类似事件发生。
就地展示
地上的古建筑需要让人们能够“看得全”,而那些“看不见”的地下文物更需要小心呵护。这一点,在希腊发展地铁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尤为重要。也正因如此,直到现在,希腊只有两座城市拥有地铁,一座是雅典,另一座是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
2024年4月16日,2024年巴黎奥运会圣火火种采集仪式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遗址举行。新华社记者李京摄
在伯罗奔尼撒半岛,每两年都能看到奥运圣火在古奥林匹亚点燃的神圣场景。每到夏日,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的埃皮达鲁斯露天剧场总是座无虚席。这座古剧场遗址在1881年被发现,经过六年艰苦的挖掘才重见天日,198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剧场坐落在一个山坡上,中心舞台直径20.4米,34排大理石座位依地势建在环形山坡上,次第升高,宛如一把展开的巨大折扇,可容纳逾万人。尽管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剧场的声响效果依然好得出奇。演员站在露天舞台中央表演,最后一排的观众也能听得清清楚楚。不少游客喜欢站在剧场中央击掌顿足、引吭高歌,或跟坐在最高处的朋友高声交谈,遥相呼应,感受那份独特的历史氛围。
希腊自1955年起设立埃皮达鲁斯艺术节。每年,众多本土和国际知名艺术家都会来到这里演出,让这个艺术节成为了希腊最重要的文化节日和欧洲最古老的表演艺术节之一。
国宝回归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希腊文物也曾饱经磨难,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神庙被用作火药库,最终毁于爆炸。19世纪初,英国外交官托马斯·布鲁斯将卫城中大约一半雕塑切割下来运回英国。这些雕塑后来被英国政府收购,从1816年起由大英博物馆“收藏”并展出。
2023年9月7日,一名男子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参观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塑。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8年成立了“促使文化财产送回原有国或归还非法占有财产政府间委员会”。希腊一直积极参与该委员会的活动,自1984年起,便坚持在相关会议上提出归还文物的议题。尤其自2019年开始,希腊积极推动委员会将英国向希腊归还帕特农神庙雕塑列为主要议题,并多次向英方提出要求。尽管屡遭拒绝,但希腊从未放弃。2023年11月,赴英访问的希腊总理基里亚科斯·米佐塔基斯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不忘重申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帕特农神庙石雕属于希腊,“本质上是被盗取的”。
2017年4月,希腊与中国、埃及、伊朗、伊拉克、意大利、秘鲁、玻利维亚通过《关于建立“文明古国论坛”的雅典宣言》,加强了在打击文物非法贩运、推动文物归还原有国方面的合作。
希腊还十分重视“文化外交”。借助希腊驻外使团、全球希腊侨民协会网络,大力宣介希腊文化。希腊文化基金会在欧美多国设有分支机构,积极推行希腊语教学项目。德尔菲欧洲文化中心举办古希腊研讨会、泛希腊辩论比赛等国际文化活动。
1985年,时任希腊文化部长梅利娜·迈尔库里与法国文化部长雅克·朗共同发起“欧洲文化之城”(1999年起改称“欧洲文化之都”)倡议。雅典当年成为第一个获此头衔的城市,后续又有塞萨洛尼基、帕特雷、埃莱夫西纳三个希腊城市获评。
本文全面介绍了希腊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种种举措。通过立法保护、对古建筑和地下文物的重视、开展文化活动、推动国宝回归以及积极开展文化外交等方式,希腊努力守护着古希腊文明的璀璨遗产。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如文物外流等问题,但希腊始终不遗余力地为传承和保护自身文化遗产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