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万里辖区住宅小区物业费调价问题,深入剖析了因物价飞涨、人力成本增加导致的物业服务困局,介绍了街道城运中心以“服务增值先行于价格调整”的方式推动调价工作,以及该方式带来的显著成效。
在岁月的长河中,万里辖区的大部分住宅小区已然走过了约20年的风雨历程。漫步在真华路157弄,那水泥路面上深浅不一的裂痕,恰似岁月镌刻下的年轮,默默诉说着时光的沧桑变迁。再看金华苑南区,斑驳陆离的楼道墙面,仿佛是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物业服务现状与物价飞涨之间那巨大的现实落差。
调价缘起——破局之困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在这流逝的光阴里,人工成本、水电费用都呈现出几何倍数的增长态势。然而,物业费却仿佛被时间凝固在了过去,宛如一颗琥珀,始终停留在过去的水平。相关数据表明,万里街道近半数的住宅小区,其物业费依旧停滞在世纪之交的定价标准上。可与此同时,人力成本却已大幅攀升,达到了原来的7.5倍左右。金华苑南区的物业负责人叶经理无奈地掰着指头算着账:“过去,聘请一名保洁员,月薪只需800元,可如今,即便开出6000元的月薪,也很难招到合适的人。而物业费呢,却还是二十年前的老样子。多年来为了小区的修缮,维修资金早已见底,小区的运营入不敷出。”
其实,并非物业不愿意提升服务质量,实在是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这种困局在万里街道并非个例,成本倒挂所带来的苦果正逐渐显现出来。在万里名轩,由于养护不足,小区里的灌木疯狂生长,仿佛一堵“绿墙”;真华路157弄的泥沙路,每逢下雨天,就变成了一片“沼泽地”,给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金华苑南区更是因为维修资金使用的问题,电梯出现故障时,竟然需要业主众筹来解决。当物业服务陷入“低收费—低质量—低满意度”的恶性循环之中时,一场攻坚克难的物业费调价行动变得势在必行。
在基层治理的大框架下,物业费调价绝非简单的“四则运算”,而是一道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求解的“复杂方程”。要想让居民心甘情愿地为服务品质买单,就必须让服务增值变得可视化、可感知。于是,街道城运中心以“服务增值先行于价格调整”作为解题的关键密钥,积极推动物业费调价工作的开展。
服务升级所带来的效应,如春风化雨般在多个住宅小区生动地展现出来。在万里名轩小区,保洁的频次增加了一倍,小区里窗明几净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道风景;保绿团队精心雕琢绿植,将其变成了一件件会呼吸的艺术品,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取代了农药喷洒,让草木的清香弥漫在小区的每一个角落。真华路157弄小区的蜕变则更具诗情画意,原本斑驳的泥沙路被铺上了青砖步道,焕新的路灯在夜幕下闪烁,仿佛编织出了一条星河流转的美景,智能闸机的安装更为居民的归家之路增添了科技的元素。金华苑南区构建了“安全 +”服务体系,为居民打造了一个安心的港湾。双重安全巡检如同精准的钟表,即时响应机制让各种问题在萌芽状态就得以解决,电瓶车“归巢计划”与监控网络共同织就了一张立体的防护网。这种“服务先行增值”的调价方式,让服务如同看得见的光,让品质如同摸得着的温暖,真切地呈现在居民眼前。
这套被称为“万里调价工作法”的方案,迅速在真欣园小区取得了实战成效。真欣园小区也因此成为了2025年全区首个正式实施新调价方案的住宅小区。
相关数据显示,在2024年,万里街道有五个住宅小区进行了物业费调价,平均涨幅达到了26.67%,而12345投诉率则下降了32.76%。这条探索之路,不仅成功打破了物业费调价难的僵局,更以服务升级的实际成果回应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本文围绕万里辖区住宅小区物业费调价展开,阐述了因成本上升导致的物业服务困局,介绍了街道以服务增值先行推动调价的举措及成效,如多个小区服务升级、真欣园实施新方案、2024年调价小区物业费涨幅与投诉率变化等,表明该方式打破了调价僵局,满足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