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广州花卉产业转型:从永生花到植物克隆的创新之路

本文聚焦广州花木产业的转型发展,介绍了溪林园艺公司的永生花微景观产品和“钻石花”,以及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白云苗圃的“植物克隆工厂”,还有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的花卉新品种培育成果,展现了广州花木产业在创新驱动下的蓬勃发展。

在广州溪林园艺有限公司的展馆里,那玻璃罩中宛如梦幻之景。鲜红似火的玫瑰、粉嫩娇羞的康乃馨、翠绿清新的绣球花、色彩斑斓的蝴蝶兰……这些原本娇艳却易逝的鲜花,摇身一变成为了“永生花”。而且,它们还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元素,组合成了别具一格的二十四节气国风花礼微景观产品,仿佛将时光与传统都凝固在了这一方小小的景观之中。

溪林园艺公司董事长助理胡振东热情地介绍道:“这是我们生产的永生花系列产品。”原来,这些精美的微景观产品都是由新鲜的花材精心制作而成。“我们会把新鲜的花材放进冷库进行保鲜储存,然后经过冷萃、锁色、固色、上色、定型等一道道复杂且精细的工序,并且要反复制作多遍,才最终做成了这永不凋谢的永生花。”

溪林园艺公司创新推出的永生花微景观产品,其实只是广州花木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广州,素有“花城”的美称,如何进一步激发花卉市场的新动能呢?大家都明白,花卉产品只有走向大市场,才能产生巨大的效益。

早在2019年,溪林园艺公司就敏锐地瞄准了创新产品的新赛道。他们果断砍掉了大规模的传统苗木生产业务,投入精力建设了展厅以及5万平方米的花卉温室大棚,还配齐了花卉、盆景等现代机械生产设施,为创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公司更是结合市场需求,推出了第三代产品“钻石花”——家居绿植摆件。这种摆件免维护免打理,能够放置很长时间,在为家居点缀出温馨氛围的同时,更加贴合当代消费者对“懒人模式”的需求。热衷于购买永生花产品的消费者吴霞满意地说:“以前喜欢购买鲜花,可是不到一周就枯萎凋谢了。但是永生花微景观产品可以放置很久,还有各种各样的搭配可以选择,送亲朋好友觉得很有档次,买回去放家里也是很好的装饰。”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因。”胡振东坚定地表示,企业要发展,就一定要充分分析、挖掘市场的细节需求,结合自身优势,作出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只有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在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白云苗圃,还藏着一座神秘的“植物克隆工厂”,这里可是种苗产业化的奥秘所在。研究院种苗研发中心副主任阮桑介绍说:“这里是组培楼,主要作用是进行植物培养实验和研究。”目前,这里已开展了海芋科、天南星科、兰科、野牡丹科等100多个新优花卉苗木品种的组培育苗研究、生产、推广应用,并且保持着每年新增10个至15个新品种的研究增速。他们还成功突破了粉花蒂牡花、大花荣耀木组培繁殖技术和产业化关键技术,为特色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阮桑表示,攻克组培快繁技术难关,对解决花卉种业“卡脖子”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它不仅提高了种苗的质量和数量,满足了国内外市场对优质种苗的需求,同时还减少了进口种苗的比例,增强了我国花卉种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组培楼内的组培灌装自动化生产线每天可生产8000瓶,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实现了年产量达800万株至1000万株苗的产能。“中心加强品控并对标国际标准,同时针对目标市场的文化偏好进行品种选择与推荐,升级智能生产体系,育苗周期大幅缩短,能够及时响应市场需求。”阮桑说道。

目前,园科种苗已推广辐射国内多个城市,并远销海外,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作为广州市精品花卉产业链链主企业单位之一,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和产业引领作用,实现了“研产销、育繁推”一体化,持续释放着经济效益。

目前,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已自主培育红掌、白掌、蝴蝶兰、观赏凤梨、粗肋草等花卉新品种103个,具有年选育8个至10个新品种的创新实力。已有“小娇红掌”“清扬白掌”“天使蝴蝶兰”等10多个新品种成功实现产业化,并进入全国主流市场。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宿庆连介绍,中心红掌育种已走在全国前列,白掌种苗约占国内市场的30%,红掌种苗约占15%。目前已育成红掌新品种51个,其中“广花艳阳红掌”和“广花绿宝石花烛”实现了国内红掌切花和观叶花烛新品种“从0到1”的突破。

“我们公司以种植红掌为主,已经和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合作了4年多,主要种植推广‘小娇红掌’‘朝天娇’等7个品种,这些品种美观且抗病性强,销量很好。”连州市红满天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曾华彬告诉记者,红掌主要销往广州、上海和北京一带,同时出口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未来,中心将继续坚持‘中国红’的传统主流花色,把握‘两个市场’需求导向,根据消费人群的喜好变化,在品种的多样性、丰富度上发力。”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晓云表示,契合如今的数智化、绿色化融合理念,中心将在绿色低碳等方面发力,培育出更易种植观赏的花卉新品种。

本文介绍了广州花木产业的多方面创新发展,溪林园艺公司通过永生花产品和“钻石花”适应市场需求,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白云苗圃的“植物克隆工厂”攻克组培快繁技术,广州花卉研究中心自主培育众多花卉新品种,各企业和机构都在创新驱动下取得了良好成果,推动广州花木产业不断向前发展,未来还将继续在花色、品种和绿色低碳等方面发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广州花卉产业转型:从永生花到植物克隆的创新之路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