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 2025 年各地各部门出台的消费补贴政策展开,详细阐述了该政策在稳定企业生产运营、推动产业升级、带动产业发展以及提升生产标准化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并对政策落实提出了相关建议。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意义重大,它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 2025 年重点任务之首。这一决策旨在稳定消费,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自去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消费补贴政策。
2025 年,“两新”政策更是继续加力扩围。在设备更新方面,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展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多个重要领域。而在消费品补贴上,家电产品从原本的 8 类扩大到了 12 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补贴延伸至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这三类数码产品。各项补贴政策正如同强劲的助推器,助力消费持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消费补贴在当前背景下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各地各部门和消费者充分用好政策,不断放大消费补贴所带来的多重积极效应。
消费补贴对于稳定企业的生产运营、推动产业升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两新”政策呈现出多面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它鼓励居民通过“换新”增加消费。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 年,有 3600 多万名消费者使用了补贴资金,购买 8 类家电产品超 6000 万台,带动销售额超 2600 亿元。这不仅稳定了企业的生产,还带动企业投资扩产。另一方面,政策支持企业通过更新增强产品迭代升级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在“两新”政策中,高技术、高能效产品备受青睐,带动相关产业朝着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2024 年,在“两新”政策拉动下,家电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 90%,智能家居产品换新近 1000 万件,同时带动企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 15.7%。要落实好消费补贴政策,就需要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的差异化需求,依靠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供给和服务,并且加大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的配套支持力度,形成更新换代的规模效应。
消费补贴还能通过刺激消费需求带动产业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44.5%,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2.2 个百分点。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2024 年四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汽车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 1 个百分点。以 2024 年的汽车以旧换新浪潮为例,换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超 60%,超 660 万辆老旧汽车更新为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在落实消费补贴政策过程中,各地要坚持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品设备,提升安全可靠水平,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由于消费补贴政策覆盖面广,在落实过程中还要注重提升生产标准化水平。各地各部门应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以扩大消费为契机,加快制定修订节能、降碳、安全等领域标准,动态更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提升节能指标和市场准入门槛。同时,完善碳标签等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引领、绿色认证、高端认证等作用。
本文围绕 2025 年消费补贴政策展开,阐述了其在稳定企业生产、推动产业升级、带动产业发展以及提升生产标准化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对政策落实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强调了消费补贴政策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各地各部门和消费者充分利用政策,实现多重积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