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新旧公募高管交接,能否适应市场新挑战?,一日两家公募换帅,行业高管变动暗藏何种玄机?

本文聚焦于公募基金行业的高管变动情况,详细介绍了3月21日易方达基金和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的董事长变更,以及年初至今41家基金管理人旗下72位高管的变动情况,分析了这些变动可能反映出的公募新战略部署以及背后的原因。

在3月21日这一天,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了一次引人注目的变动,易方达基金和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双双官宣董事长变更。其中,易方达基金更是进行了包括总裁等多位高管人选的变更。

两家机构同日变更董事长

3月21日,易方达基金一口气发布了多份高管人员变更公告。具体而言,在3月20日,原董事长(联席)兼总经理刘晓艳正式出任董事长,原执行总经理吴欣荣接任总经理一职。而原董事长詹余引则继续留在公司,与新团队一同工作。

同一天,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也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吴显玲因退休原因,于3月20日离任,刘峻自同日起正式担任公司董事长。

除了董事长的变更,进入3月以来,公募基金总经理、副总经理级别的高管也频繁出现变动。以易方达基金为例,在变更董事长的同时,还进一步调整了管理层结构。陈皓和萧楠卸任副总经理级高级管理人员,但仍担任基金经理,未来将更加专注于投资管理工作。

此外,根据Wind数据显示,3月以来,红塔红土基金、贝莱德基金、华富基金、汇泉基金、惠升基金等多家公募均宣布变更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级别高管。其中,贝莱德基金的陈剑自2024年3月5日起任职总经理,仅过了一年多,便在2025年3月14日因个人原因离任,转任公司其他职务。

把时间线拉长来看,截至3月23日,年初以来,共有41家基金管理人旗下共计72位高管出现变动,涉及的岗位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督察长、首席信息官等。

反映公募新的战略部署

从具体数据来看,年内基金公司副总经理的变动最为频繁,变动人数达到了27人。其中不乏任职不足两个月就卸任的情况。比如,寻卫国在1月22日由汇泉基金督察长转任副总经理,然而不足两个月,就在3月7日因个人原因离任,并且没有转任公司其他岗位的相关说明。

除了短时间内离任的情况,年内还有在任十余年的“老将”宣布离任。1月25日,汇丰晋信基金发布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副总经理张毅杰因个人原因离任。据悉,张毅杰自2014年3月起就担任公司副总经理。

不过,在副总经理岗位人员流动频繁的同时,也有公募“老将”凭借出色的业绩获得晋升。3月6日,申万菱信基金发布公告称,贾成东自3月5日起任公司副总经理。公开资料显示,贾成东有着17年的证券从业年限,曾在国泰基金、招商基金任职,并于2024年12月加入申万菱信基金。回顾其过往业绩,贾成东管理规模曾超百亿元,其代表作招商优质成长混合、招商行业精选股票的任职总回报均超过140%。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认为,新旧高管的更替,可能反映出相关公募新的战略部署,即通过加强对公司高管的管理,来提升运营效率。如果有在任十多年的“老将”卸任,关键要看他们对公司的影响程度。若他们对公司决策有重大影响,就需要观察新上任的高管是否具备魄力与管理能力,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也表示,公募高管变动频繁可能是公司内部管理优化的体现,公司需要不断调整高管团队以实现战略目标。此外,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公募可能通过人才团队的“换血”来调整业务模式和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部分公募高管任职时间较短即离任,可能与个人发展需要有关,也可能是公司内部管理上需要重新分配资源和职责。而“老将”卸任,则可能会对公司的稳定性和凝聚力产生一定影响,因为这些高管一般在公司内部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不过,如果公司能够及时调整高管团队,引入新的管理人才和业务模式,那么也能够对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本文围绕公募基金行业高管变动展开,详细阐述了3月21日易方达基金和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的董事长变更情况,以及年初以来41家基金管理人旗下72位高管的变动数据。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副总经理岗位的人员流动情况,包括短时间离任和“老将”卸任、“老将”晋升等现象。同时,引用专家观点指出高管变动可能反映出公募新的战略部署,是公司内部管理优化、适应市场竞争和监管要求的体现,虽然“老将”卸任可能影响公司稳定性,但合理调整也能带来积极影响。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新旧公募高管交接,能否适应市场新挑战?,一日两家公募换帅,行业高管变动暗藏何种玄机?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