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3月21日!沙河高教园区AI+新材料合成校企联合实验室盛大揭牌,昌平沙河高教园区AI+新材料合成校企联合实验室揭牌,开启创新新篇章

3月21日沙河高教园区AI+新材料合成校企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的举办情况,介绍了该实验室成立的背景、意义,以及依托高校资源的人才培养情况,还提及了沙河高教园区的优势和未来发展规划。

在3月21日的上午,一场备受瞩目的揭牌仪式在新元科技园区成功举行,这便是沙河高教园区AI + 新材料合成校企联合实验室的揭牌盛典。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且庄重,昌平区副区长高阳亲临现场,同时出席的还有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科技处,市经信局,未来城管委会校城融合处、沙河镇、昌发展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代表们。他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

照片呈现的是实验室的实验现场,在这里,即将展开一系列关于AI与新材料合成的前沿研究。

回顾今年的科技发展动态,1月底的时候,《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 + 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 – 2027年)》正式发布,这一计划明确了北京在“人工智能 + 新材料”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而智能实验室作为北京“人工智能 + 新材料”发展布局中的重要物理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到了3月初,“持续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更是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AI +”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人工智能在产业赋能方面的不断增加,更意味着要加紧进行产业布局,抢占发展先机。此次AI + 新材料合成校企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既是沙河高教园区在推动科技创新、深化校企合作道路上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积极落实“人工智能 +”行动的关键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该实验室将充分依托高校的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其目标是为AI与新材料领域输送大量高水平的创新人才。目前,实验室已经接待了数十位来自清华、北航、北化工等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前来实习,并开展毕业设计。这些学生在这里接触到前沿的科研项目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沙河高教园区一直以来都被誉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人才培养的“新高地”。这里汇聚了北航、北师大等8所顶尖高校,拥有7万名师生,其中包括29名院士在内的1000余名高层次人才。凭借这些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强大的科研实力,园区在2023年获评全市唯一一家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在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园区更是产出了一批重大成果,为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能。近年来,园区充分发挥“高校创新矩阵”的优势,成立了高校联盟,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了新元科技园等校城融合示范基地、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这些举措有力地助力了产教研的协同创新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集群。

展望未来,高教园区将在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园区将积极促进央企、民企和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将科研创意转化为实际的成果;推动“从1到10”的转化,让单个的科研成果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推广;实现“从10到100”的产业化,将科研成果大规模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和市场中。通过这些努力,园区有望培育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介绍了3月21日沙河高教园区AI + 新材料合成校企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阐述其成立背景和意义,强调依托高校培养人才,还提及沙河高教园区优势及成果,最后展望未来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方面的规划。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3月21日!沙河高教园区AI+新材料合成校企联合实验室盛大揭牌,昌平沙河高教园区AI+新材料合成校企联合实验室揭牌,开启创新新篇章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