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5年清明假期乡村旅游的火热现象,深入探讨了“村游热”背后的新玩法、消费亮点、热门目的地以及乡村旅游受游客喜爱的原因,并对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提出思考。
今日(2025年4月4日)正值清明佳节,作为春节之后的首个小长假,清明假期期间民众的出游热情持续高涨。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众多风景秀丽、充满特色的美丽乡村成为了人们清明踏青的绝佳去处。
那么,在这股“村游热”的背后,究竟有哪些新颖的玩法和消费亮点呢?哪些乡村成功跻身热门目的地的行列?乡村旅游又凭借着什么成为了游客们心中的“心头好”呢?本期《二十四节气话财经》将为您一一揭晓。
01 假期到乡村去看花
“村游热”持续升温
“漠漠翠羽金英,菜花开近清明。”清明时节,大地复苏,春花烂漫。在西藏林芝,那如云似霞的桃花竞相绽放,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绚丽画卷;在黄山的古村落间,梯田里的油菜花依次盛开,金黄的色彩与古朴的村落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贵州平坝,万亩樱花铺展在山野之间,粉白相间的花朵如云似雾,美不胜收。这些缤纷的春色成为了人们纷纷奔赴乡村的重要理由。
据央视新闻报道,综合线上平台的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3月,乡村游产品的预订量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2%,其中“赏花 + 非遗”类线路的热度更是大幅上涨了120%。
除了赏花之外,民宿度假、非遗体验、农庄采摘等多元化的业态也是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根据携程《2024乡村旅游振兴白皮书》的数据,2024年乡村民宿的供给和订单量均实现了稳定提升,同比分别增长了19.6%和近24.3%。近年来,不少乡村充分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将传统民俗、手工技艺、研学等元素融入其中,开发出了一系列特色文旅项目,让“村游”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趣味十足。
日益丰富的乡村旅游业态不仅勾勒出了人们“向往的生活”模样,也为乡村经济带来了红红火火的发展态势。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到了7.07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9%;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为4120亿元,同比增长了5.6%。
02 “村”光正明媚
宝藏乡村成热门目的地
随着乡村旅游市场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宝藏乡村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浙江安吉余村依托当地的竹海资源,成功打造了生态旅游的典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湖南十八洞村凭借独特的古苗寨风情,成为了游客们探寻少数民族文化的热门打卡地。各地乡村在凭借其独特魅力解锁“流量密码”的同时,也精心打造出了一张张含金量满满的文旅名片。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5个乡村入选了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数量位居世界首位。
在南粤大地,乡村旅游同样展现出了勃勃生机。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省接待乡村游客的数量突破了5亿人次,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11%,实现乡村旅游收入近3800亿元,同比增长23%。
在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对在地文化的深度挖掘。以广东省今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花期乡遇”主题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清远“锦绣花海 踏歌民族”乡村旅游线路为例,这条线路不仅有归缘桃园、连州地下河等景点可供游客赏花赏景、领略山水之美,还能让游客亲身参与体验壮族“三月三”歌墟节等特色民俗活动,将田园观光与民俗文化进行了巧妙的融合。截至目前,广东省已有48条线路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的“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03 乡村旅游凭什么成为游客“心头好”?
乡村游的走红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在互联网平台的大力推动下,“网红”乡村频频出圈。“村BA”“村超”“村马”等现象级乡村体育赛事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刷屏,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小红书上的乡村观光、露营攻略等内容,让更多人看到了乡村的美丽与魅力。截至4月2日,小红书平台乡村旅游官方话题“要春游更要村游”的浏览量已达1.6亿。
另一方面,政策的持续加码也为乡村旅游产业的不断提质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乡村旅游的政策不断出台,推动了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旅游业态的创新。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擦亮“粤美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广东省乡村旅游连片示范区。2025年广东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强调要推进文旅投资“三个一百”计划,推动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
如今的乡村旅游已经从单一的观光游逐渐迈向了深度文化体验,成为了人们休闲消费的热门选择。古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意境,今有“诗与远方”的美好追求,中国人对乡村一直怀有深厚的热爱和期待。春光正好,乡村旅游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然而,如何打造优质的文旅消费场景,接住这波流量,如何让流量真正转化为经济增量,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变,仍是摆在乡村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围绕2025年清明假期乡村旅游的火热情况展开,分析了“村游热”的新玩法、热门乡村目的地,探讨了乡村旅游受青睐的原因,包括互联网推动和政策支持。指出乡村旅游虽发展良好,但仍面临如何持续发展、将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