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一只受伤濒死的小雪豹“凌小蛰”的救助过程展开,详细记录了从其被接收到逐渐恢复的各个阶段,展现了动物救护人员的努力和小雪豹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对其后续安排进行了说明。
近日,一只受伤小雪豹的救助情况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大家都被这只小雪豹顽强的生命力所深深打动。
故事的开端是在3月5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迎来了一只受伤的小雪豹。当时的它状况十分危急,四肢僵硬,完全丧失了行动能力,一度徘徊在死亡的边缘。不少网友在初次见到这只小雪豹时,无不流露出担忧之情。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经过专家团队十多天的不懈努力和全力救治,这只雪豹幼崽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下来,并且已经能够独立爬行和进食了。
3月5日上午初见小雪豹
“它小小一坨,看着好让人心疼”
3月5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接收了来自治多县索加乡的一只濒死雄性雪豹幼崽。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高级畜牧师齐新章回忆初见小雪豹时的情景,他表示:“它当时根本不像一只活的雪豹,四肢伸得直直的,头部向后仰着,正常的雪豹,头不会那样向后仰着。它的身型干枯又瘦小,小小的一坨,真的让人看了特别心疼。”
3月8日 “凌小蛰”能抬头了!
“总算把它的命‘吊住了’”
针对“凌小蛰”的伤情,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金艺鹏教授团队,精心为“凌小蛰”制定了一套以保温、吸氧、营养支持、抗菌消炎和调整肝功能等为主的抢救与治疗方案,同时积极开展局部外伤处理。起初,“凌小蛰”出现了体温偏低的情况,救护人员便将它放入恒氧舱里,通过保暖供氧的方式延续它的生命。
△救护人员每天尝试锻炼“凌小蛰”,帮助它恢复运动能力。
3月14日 “小家伙从木巢箱里爬出来了!”
“凌小蛰”每天都睡在一个边缘高度二十几厘米的木巢箱中。3月14日早上,令人又喜又惊的是,它竟然从木巢箱里面爬了出来。喜的是,它能从箱子里爬出来,这充分说明它的运动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惊的是,它的后半身从木巢箱中摔出来,万一加重受伤脊柱的病情就麻烦了。齐新章被这一幕吓得不轻,为了防止它晚上再乱爬,他当即把木巢箱换成了住院笼。
△“凌小蛰”已能独立爬行进食。
3月20日 “凌小蛰”龇牙了!
经过十多天的精心救治,“凌小蛰”的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善。到3月20日,它的体重也增加了3斤半。随着身体状况的好转,“凌小蛰”的应激性也逐渐增强,开始对救护人员“龇牙”了。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工作人员王璐表示,雪豹是具有很强领地意识的独居生物,出现这样的行为,说明它的状态有所改善,防御本能在逐渐恢复,就好像在告诉救护人员:“我很凶,请不要靠近我”。
后续,救护人员将根据“凌小蛰”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全力以赴帮助它恢复行动能力和健康。
齐新章介绍,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自2017年以来,已经成功救护了多只雪豹,并且帮助2只雪豹重返自然。对于“凌小蛰”的后续安排,齐新章表示,因为它年龄太小,完全没有学会野外生存技能,又长时间与人类密切接触,对与人的关系形成了错误认知,即便恢复后也不满足放归自然的条件,可能会在动物园中度过一生。
“它的四肢力量每天都在恢复,不出意外的话,‘凌小蛰’下周就能站起来了。”齐新章充满信心地说。
受伤濒死的小雪豹“凌小蛰”在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的救助下逐渐恢复生机的过程。从最初的危急状况到能抬头、爬行、体重增加、展现防御本能等,体现了救护人员的专业与努力,也彰显了生命的顽强。不过由于其自身条件,它可能无法回归自然,将在动物园度过一生,但相信它会在救护人员的照料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