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促消费专项计划,围绕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促进消费市场发展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以及实现消费提升的具体措施和市场发展方向。
在当下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大背景下,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愈发凸显其重要性。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一项旨在促进消费的专项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易少华指出,过去几年间,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202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4.5%,这一数据进一步彰显了消费作为经济发展主要引擎的地位。
易少华着重强调,促进消费的关键在于同时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该专项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这其中包括提高工资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尤其关注农民收入的提升。收入的增加能够直接增强居民的购买力,为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指出,要大力推动消费并提升消费质量。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必须聚焦于就业、收入增长和社会保障等关键领域。易少华强调,加强社会保障同样重要。完善医疗、教育、养老和育儿支持体系,能够极大地减轻人们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者信心,进而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易少华表示:“这些政策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虽然政府政策起到了引导和调控的作用,但最终的成效还是要依靠企业和市场力量的协同合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据易少华分析,中国的消费市场已经从以商品消费为主,转变为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在商品消费方面,提高产品质量对于提升整体消费质量、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至关重要。
近年来,签证免签政策的优化推动了入境旅游的增长。易少华认为,要进一步提升国际游客的消费体验,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在旅游景点完善外语服务体系十分重要,比如优化外语地图、提供电子语音导览,在一些景点配备多语种服务人员或志愿者。众多中小餐厅可以推出多语种菜单,详细介绍菜品,鼓励商家使用翻译软件,以便更好地与外国游客交流。此外,利用人工智能提供电子翻译设备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易少华还认为,优化支付环境对于改善入境旅游体验也至关重要。增加外汇兑换点、提高现金支付便利性等措施将是关键。他建议在主要旅游区和商业区设置清晰的外汇服务标识,或者鼓励连锁便利店提供货币兑换服务,让国际游客能够轻松地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
本文围绕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促消费专项计划展开,阐述了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的关键地位,还提及政府在就业、收入、社保等方面的举措。同时分析了中国消费市场的转变,以及在入境旅游消费体验提升上的多方面建议,如完善外语服务体系、优化支付环境等,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主体参与,全面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