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当特朗普关税遇上欧盟反胁迫机制,全球贸易将何去何从?

本文围绕特朗普上任后的贸易政策展开,阐述其对美欧关系的冲击,详细介绍了欧盟为应对美国贸易威胁所拥有的反胁迫机制,包括该机制的创建背景、应对措施、实施条件等,并指出其对美国科技公司可能造成的影响。

据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4月2日消息,自今年1月开启第二任期以来,特朗普宛如一场强劲的“飓风”,在全球贸易领域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以关税威胁作为主要手段的贸易政策,就像一把“双刃剑”,不仅试图保护美国的部分产业,却也彻底改变了美国与传统盟友之间长期以来相对稳定的贸易关系。这种带有浓厚保护主义色彩的尝试,使得国际经济贸易中的紧张局势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不断升级。

在4月2日,特朗普发布了所谓的“解放日”声明,这一举措无异于在原本就不平静的贸易水域中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意味着美国将对输美产品开启新一轮的加征关税行动。面对美国如此强硬且具有攻击性的贸易政策,欧盟方面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准备应对之策。并且,欧盟手中握有一项关键的“武器”——反胁迫机制。一旦启动该机制,欧盟极有可能对美国向欧盟出口的价值高达1100亿美元的数字服务产业造成重大影响。

报道显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本周在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言辞坚定地明确表示:“所有的应对选项都已经摆在了桌面上。如果有必要,我们已经制定好了强有力的反制计划。”尽管布鲁塞尔方面一直以来更倾向于通过对话和协商的方式来解决贸易争端,但在面对特朗普政府这种咄咄逼人的贸易策略时,欧盟也不惜使用与特朗普相同的威胁性语言,以表明自己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

冯德莱恩所提及的主要应对方案便是反胁迫机制。该机制创建于2021年,它是欧盟针对特朗普首个任期内美欧之间贸易拉锯战的一种回应和保障措施。其核心目的在于,当欧盟遭遇经济胁迫情况时,能够有能力迅速作出反应,从而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和贸易地位。在该机制的框架下,实施关税或贸易限制是被允许采取的部分应对措施。

具体来讲,反胁迫机制赋予了欧盟广泛的权力来采取应对措施,以迫使其他国家终止对欧盟的经济胁迫行为。这些措施涵盖了多个方面,比如欧盟可以限制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暂停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义务,限制他国企业进入欧盟内部市场(例如参与公共采购项目),限制投资和融资活动,或者依据化学品和卫生产品法规阻止某些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等。

有报道指出,特朗普提出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即对所有进口到美国市场的商品征收高达20%的关税,这一政策一旦实施,极有可能引发一场全球性的贸易“地震”。而欧盟凭借其反胁迫机制,有能力精准打击美国经济的痛点之一——美国的科技公司。因为美国的科技公司在欧盟市场有着广泛的业务和巨大的利益,如果欧盟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将对这些科技公司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从法律程序上来说,欧盟委员会负责制定这一反胁迫机制的具体提案。不过,该提案最终能否生效,还需要获得成员国的批准。成员国需要以特定多数票的形式支持该提案,具体要求是获得55%的成员国支持,并且这些成员国要代表65%的欧洲人口。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欧盟的这些反制措施只能作为最后的手段来实施,并且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相称性,即反制措施要能够有效反制胁迫行为;针对性,即反制措施要针对特定的领域;时效性,即反制措施仅在违规行为存续期间适用。

实际上,反胁迫机制的设立是为了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管辖范围之外的情况下,为欧盟提供一定的保障。也就是说,当出现一些WTO无法有效介入或解决的贸易争端时,欧盟可以依靠该机制来维护自身利益。但需要明确的是,该机制不能用于解决WTO已经介入的问题。

本文聚焦特朗普上任后的贸易政策及其对美欧关系的冲击,介绍了欧盟为应对美国贸易威胁所采取的反胁迫机制。该机制创建于2021年,旨在维护欧盟自身利益,可采取多种应对措施。若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可能引发贸易地震,而欧盟能通过该机制打击美国科技公司。不过,机制提案需成员国批准,且措施实施有严格条件限制,主要为WTO管辖外的情况提供保障。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当特朗普关税遇上欧盟反胁迫机制,全球贸易将何去何从?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