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加外长为毒贩叫屈,“跨国护毒”闹剧几时休?

本文围绕加拿大外交部长梅拉妮·乔利抨击中国对4名加拿大毒贩执行死刑一事展开,揭露了加拿大此举的荒谬与丑陋,对比了中加两国在禁毒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回顾了加拿大以往类似的胡搅蛮缠事件,最后强调中国为全球禁毒做出的贡献,批判加拿大“跨国护毒”的不当行为。

在国际舞台上,近日又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结舌的闹剧。加拿大外交部长梅拉妮·乔利公然大放厥词,针对中国在今年早些时候对4名走私毒品的加拿大公民执行死刑一事进行无端抨击。她竟声称,中国的这一举措“违反人类尊严”,还宣称未来加拿大会继续为处于类似情况的加拿大人提供支持。

加拿大外交部长梅拉妮·乔利 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为那些祸害全球、戕害无数人命的毒贩子叫屈撑腰,加拿大的这一操作堪称奇葩至极,同时也尽显丑陋。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进行了严肃回应。中国是法治国家,在法律面前,对不同国籍的被告人始终一视同仁。我国《刑法》有明确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可处死刑。而这4名加拿大籍毒贩,长期在中国境内从事毒品走私活动,涉案毒品数量巨大,犯罪情节极其严重。他们依法付出代价,这是必然的结局。多年来,中国无论是对本国籍毒贩还是外籍毒贩,都采取了公正且严厉的法律措施,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毒品,无疑是人类的公敌。中国一直秉持对毒品犯罪零容忍的态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加拿大国内毒品泛滥问题已经近乎成为全球公害,然而其政府却从未拿出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相关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加拿大阿片类药物相关的死亡和其他伤害数量持续大幅增加。仅在2023年1月至9月期间,就有5975例与阿片类药物显著相关的死亡病例。去年,加拿大还破获了一桩震惊世人的“毒品超级实验室”案件,警方称“毒品总量足以杀死所有加拿大人两次”。更讽刺的是,对该实验室的环境安全缓解和清理成本高昂,最终这笔费用还得由加拿大纳税人来承担。加拿大一边对中国口口声声“要人权”“要尊严”,却不知将本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置于何地。

其实,这已经不是加拿大第一次胡搅蛮缠、贼喊捉贼了。早在2019年,加拿大人谢伦伯格因严重的毒品犯罪被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加拿大就声称中国“随意”作出死刑判决。当时,不少加拿大网民都强烈指责政府,认为200多千克冰毒是非常严重的罪行,加拿大政府不该为了这么一个恶劣的毒贩挑起外交事端。到了2021年,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此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维持原判。然而,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却无理取闹,宣称“无论任何案件,我们都反对死刑”。由此可见,加拿大始终没有将目光放在案件的真实原委上,缺乏对他国法律的基本尊重,也没有因自身治理失败给本国和他国带来的恶劣影响感到愧疚。相反,他们热衷于搞政治正确的“麦克风外交”,一有机会就带节奏、贴标签,进行别有用心的表演。

毒品是全球性的灾难,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应对。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不仅积极支持和参与构建以联合国禁毒公约为基石的全球禁毒体系,还主动通过双边、多边和区域机制推动禁毒合作的机制化,为全球毒品问题治理贡献了宝贵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而某些国家和某些人,亟需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有病治病,而不是通过施压或干涉他国内政、将所谓“人权”政治化来刷存在感。加拿大“跨国护毒”,跳着脚现眼,真不觉得脸红吗?

本文通过揭露加拿大外交部长为毒贩叫屈的荒谬言论,对比中加两国在禁毒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回顾加拿大以往类似的不当行为,强调了中国为全球禁毒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批判了加拿大“跨国护毒”、干涉他国内政、将“人权”政治化的错误行径,呼吁其正视自身问题,停止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加外长为毒贩叫屈,“跨国护毒”闹剧几时休?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