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柳笛悠悠,唤醒春日童年记忆,柳笛吹响,回忆春日里的无忧童年

春天到来时百花盛开、柳树抽芽的景象,着重讲述了小时候制作柳笛、吹柳笛的趣事,以及相关的童年回忆,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

春色究竟是从何时开始悄然蔓延的呢?这着实难以说清。仿佛只是一夜之间,桃花、杏花、樱花、梨花,就争分夺秒般地竞相绽放了。那一团团绚烂的色彩,令人目不暇接,“花红柳绿”这个美妙的词汇,仿佛就是专门为春天量身定制的。

说起柳,就不得不提及唐代贺知章那首脍炙人口的名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如此看来,柳树才称得上是春天的使者。当轻柔的春风缓缓拂过大地,为世间带来春的讯息,柳树便急切地抽出了新芽。那一条条柳枝,宛如婀娜多姿的少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每一片新芽都洋溢着蓬勃的活力与无限的希望。

而在我的记忆深处,用柳条儿制作的柳笛,才是真正吹响春天的号角。

制作柳笛,无疑是一场与春天亲密接触的奇妙之旅。小时候,每当春日来临,我和小伙伴们总会仔细地挑选一节粗细适宜、表皮光滑的柳枝,小心翼翼地将其折下。然后,轻轻地揉搓柳枝,随着时间的推移,柳枝的外皮渐渐松动,与里面的木质部分慢慢分离开来。此时,再用手慢慢地一拔,完整的柳皮便被取了下来。没有皮的柳枝儿水灵灵的,细腻而光滑,当舌尖轻轻舔上去,还能尝到一丝丝的甜味儿。接下来,将取下来的柳皮一端用小刀削平,再细心地刮去外皮,一个简易却充满童趣的柳笛就大功告成了。

把柳笛放在唇边,轻轻一吹,“嘟嘟”声响起!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在春风中欢快地飘荡。不同长短、粗细的柳笛,能够吹出截然不同的音调:有的高亢嘹亮,好似激昂的号角;有的低沉婉转,仿佛微风拂过湖面般轻柔。我们常常聚在一起进行比赛,看谁的柳笛吹得更响亮、更动听。那此起彼伏的“嘟嘟——呜呜——哇哇——”声,交织成了一首欢乐的歌曲,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回荡,也在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里久久萦绕。

有几件与吹柳笛相关的趣事,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其中一件是我和哥哥之间的故事。小时候,我就像哥哥的小尾巴,是他忠实的粉丝,总是跟在他后面不停地叫着“哥哥、哥哥”。在我眼中,他是无所不能的,就连他做的柳笛,我都觉得是全村里吹得最响亮的。

然而,有一次因为柳笛,我们俩闹起了矛盾。事情的起因是哥哥做了两个柳笛,我们一人一个。可我觉得哥哥的柳笛比我的好,便要求和他交换。哥哥不愿意,我一气之下,自己爬上树去折柳,打算自己做一个。结果不出意外地出了事,我从树上摔了下来。好在树不高,但我的双手还是被划破了皮,疼得我哇哇大哭。后来父亲知道了这件事,拿柳枝打了哥哥。再后来,哥哥折了好多柳枝,为我做了好多柳笛,还关切地问我的手还疼不疼。

那时的我还不太明白,其实哥哥只比我大三岁,他同样也只是个孩子。

还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正在村头的一棵老柳树下吹柳笛,恰好一支迎亲队伍路过,吹鼓手们“咿咿呀呀”地吹奏着。我们一时兴起,也加入了吹鼓手的队伍,鼓起腮帮子,有模有样地学着他们吹柳笛。那滑稽的样子,惹得围观的众人哈哈大笑。我们的表演得到了主人家的赞赏,还得到了喜糖。那喜糖非常甜,直到现在想起来,我仍觉得嘴里甜滋滋的。

春天来了,耳畔仿佛又响起了柳笛声,恍惚间,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那时的我们,没有电子游戏的诱惑,没有繁重的学业压力,有的只是与大自然亲密相伴的快乐时刻。

如今,岁月如流水般悄然逝去,童年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柳笛声依然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每到春天,只要听到柳笛的声音,那些关于春天的美好回忆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柳笛声声,奏响的是春日的序章,是童年的欢歌。

本文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引出柳笛,详细叙述了制作柳笛、吹柳笛的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童年趣事,展现了童年时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快乐,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深深怀念之情。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柳笛悠悠,唤醒春日童年记忆,柳笛吹响,回忆春日里的无忧童年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