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巴基斯坦军事装备的发展情况,包括弹道导弹、坦克、陆航直升机以及察打一体无人机等方面,分析了各类装备的来源、性能和装备数量等信息,展现了巴基斯坦军事力量的多元发展以及其在地区军事平衡中的作用。
在军事技术发展的进程中,巴基斯坦的弹道导弹技术有着独特的起源。其最早的弹道导弹技术源头可追溯到埃及,同时,还从某大国购入了M11近程导弹,并且借此获取了重型卡车底盘的技术。时间来到1998年前后,巴基斯坦又从朝鲜获得了劳动 – 1中程弹道导弹,这一举措如同为其国产中程弹道导弹的发展按下了启动键。
巴基斯坦最先着手研发的是“高里”系列中程弹道导弹。该系列导弹采用液体燃料推进方式,最大射程跨度较大,从1000公里到2500公里左右。不同的射程使得“高里”系列能够在不同的战略场景中发挥作用,为巴基斯坦的国防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005年3月的一个早上,巴基斯坦成功试射了一枚“沙欣-2型”(又称“哈特夫-VI”型)地对地远程弹道导弹,这枚导弹具备携带核弹头的能力。它采用两级固体燃料推进系统,射程可达2000公里,不仅能携带核弹头,还能搭载各种常规弹头。此次试射主要是为了验证该导弹的一些精确技术参数。据了解,沙欣2的装备数量并不多,不超过50枚。
2015年11月,巴基斯坦再次传来导弹试射成功的消息,这次试射的是“沙欣 – 3”弹道导弹。该导弹射程接近3000公里,这一射程足以覆盖印度全境。巴方进行此次导弹试射,目的在于检验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的各项战术性能指标。虽然“沙欣 – 2”中程导弹的射程达2500千米,已经能覆盖印度大多数目标,“沙欣 – 3”导弹看起来只是在射程上有所提升,但有专家指出,巴基斯坦研制的导弹从“沙欣 – 1”开始就具备了末端弹道修正的能力,“沙欣 – 2”能携带多个弹头,并且配备了卫星制导系统,这使得其能够更精准地对目标实施打击。
“沙欣3型”中程弹道导弹是巴基斯坦的重要战略武器之一。它能够携带常规弹头和核弹头,最大有效射程在2500千米到3000千米之间,一般认为其最大射程为2750千米,最大速度可达到18马赫,采用惯性制导。“沙欣”系列导弹一直是巴基斯坦的“国之重器”,其在巴基斯坦军事战略中的地位,就如同“东风”导弹在中国的重要性一样。
2012年,印度试射了一枚“烈火 – 5”地对地弹道导弹,作为回应,巴基斯坦试射了一枚“沙欣 – 1”导弹。尽管“沙欣 – 3”导弹在最大射程上不如“烈火 – 5”导弹(“烈火 – 5”射程在5000千米以上),但其2500公里以上的射程已经能够满足巴基斯坦的需求。这种射程的导弹可以打击印度境内的任意一个目标,再加上巴基斯坦拥有核武器,对印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战略威慑。虽然沙欣3的装备数量不确定,但保守估计至少会装备30枚左右。
在陆军装备方面,巴基斯坦陆军拥有300辆乌克兰制造的T80UD/T84坦克和800多辆与中国合作制造的哈利德坦克。这些坦克的综合性能超越了印度的T90坦克。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先进的VT4外贸坦克也在巴基斯坦进行测试。预计巴方将获得300辆VT – 4坦克,一旦全部交付,其性能将完全超越印度引进的俄制T – 90MS。这批订单将成为中巴陆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订单,预计订单金额将达到12亿美元。首批40辆已经从2020年底开始交货,VT – 4坦克的单价达到480万美元,其综合性能已经达到中国自用的99式坦克的60%的性能水平。由此可见,巴军的坦克部队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只能进行防御作战,而是具备相当强的进攻能力。
为了压制印度炮兵,巴军在2008年从中国进口了4个营共48门A – 100型10管300毫米远程火箭炮。在此基础上,巴军还研发了代号“法塔赫 – 1”的8管300毫米火箭炮,其射程可达150公里。随后,又开发了代号“法塔赫 – 2”的双管600毫米火箭炮,射程超过300公里。随着这两款大口径火箭炮投入生产,巴军在火力上对印度将构成一定的优势。到了2019年,巴军又从中国采购了236门SH – 15型车载155毫米加榴炮,编成7个炮兵营。在克什米尔的炮战当中,这些火炮可以轻松压制印度炮兵。而且,除了火炮本身,采购合同还包含增程和制导炮弹在内的各种弹药的供应以及相关技术转让条件。
巴军的陆航部队目前面临着装备老化的问题,只有40多架老旧的AH – 1F眼镜蛇和4架米 – 35直升机,急需新型直升机进行替换。2018年,巴军启动了采购武装直升机的竞标项目,吸引了美国的AH – 1Z、俄罗斯的米 – 35、中国的武直 – 10、土耳其的T – 129等多家参与竞争。最终,土耳其的T – 129获得了30架的订单。然而,由于土耳其与美国交恶,美国联合英国对土耳其实施了制裁,禁止出口各类军用配件,导致土耳其这批T – 129很难按时交付,最终被迫停止。
早在2015年,巴基斯坦就使用美国援助的资金向美国求购最新式AH – 1Z“蝰蛇”武装直升机,美国于同年8月批准了15架AH – 1Z“蝰蛇”武装直升机及配套的1000枚AGM – 114“地狱火”导弹的采购请求。次年4月,巴基斯坦再次追加9架AH – 1Z“蝰蛇”武装直升机订单,总订单增至24架。但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巴基斯坦实施了军火禁运,将这批直升机封存起来,拒绝出售。
在这种情况下,军费不足的巴陆军最终选择了俄制米35直升机。米35直升机有六个外挂架,可以挂载最多16枚“短号”反坦克导弹,还有一个容纳8人的载员舱。虽然该机的总体性能不及武直10和AH – 1Z,但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低廉,单机价格不超过300万美元,而且非常适合山地高原作战,最终巴陆军将采购30架。原本有3架武直10已经参加了巴军的国庆阅兵,但由于发动机问题,武直10难以在高原地区持久作战,再加上其总体性能还是不如AH – 1Z,巴军放弃了武直10。
不过,中国最新外贸型号的武直 – 10ME与巴军的缘分并未就此终止。武直 – 10ME性能优异,更换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在火力和防护系统等方面都有改进,但单价达到800万美元,巴军一开始难以接受。然而,在印度获得阿帕奇之后,土耳其又迟迟不能交付T – 129,急于换装的巴陆航部队还是回头转向了中国的武直 – 10ME。经过升级的武直10ME换装功率更大的发动机之后,航电系统、附加装甲、告警系统等全部得到升级,预计巴陆航将采购30架武直10ME。
此外,巴陆军还引进了至少50架彩虹 – 4察打一体无人机。这种无人机续航时间长达40小时,能够挂载最多16枚各型炸弹、空地导弹、反辐射导弹。加上之前引进的彩虹 – 3和彩虹 – 4无人机,巴陆军在克什米尔的战斗当中,对印度陆军造成了极大的损伤。
本文全面介绍了巴基斯坦的军事装备发展情况,涵盖了弹道导弹、坦克、陆航直升机以及察打一体无人机等多个方面。从装备的来源、性能、装备数量以及发展历程等维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展现了巴基斯坦在军事装备建设上的多元努力和发展策略。其通过引进、自研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自身军事力量,以应对地区安全挑战,尤其是来自印度的军事压力。这些军事装备的发展不仅增强了巴基斯坦的国防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区的军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