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派对游戏风云:大而全与小而新的角逐之路 派对游戏格局:大DAU难破局,小玩法有新机?

本文围绕《鹅鸭杀》宣布回归中国这一事件,深入探讨了当下派对游戏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派对游戏在不同类型(大而全与小而新)下的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机会。

3月18日,曾经风靡一时的《鹅鸭杀》创作者Shawn对外宣布,已决定与一家中国公司展开合作,将把《鹅鸭杀》带回中国市场。此消息一经公布,「鹅鸭杀官宣回归」迅速登上微博、B站、抖音等各大平台的热搜榜单。

回顾《鹅鸭杀》火爆的时期,《元梦之星》尚未问世,《蛋仔派对》也才刚刚起步,那时的派对游戏市场还处于混沌状态。然而如今,在移动平台上,《蛋仔派对》和《元梦之星》两大巨头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那么,派对游戏在当下还有发展机会吗?

时间回到2022年末,《鹅鸭杀》在Steam平台上实现了现象级爆火,这款基于「狼人杀」内核进行玩法创新的派对游戏,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了70万。实际上,派对游戏一直是Steam平台的热门品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款爆款游戏。

在《鹅鸭杀》之前,有同类型的《Among US》,还有引发多人乱斗闯关游戏热潮的《糖豆人:终极淘汰赛》。近期,也有《骗子酒馆》和《R.E.P.O.》等派对游戏受到关注。并且,这类派对游戏的很多项目成本并不高。一方面,派对游戏更注重玩法,对美术画质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另一方面,这类游戏天生适合直播,能够产生良好的直播效果,在推广方面甚至可以实现「0成本」起量。

尽管这些派对游戏往往只是在一段时间内火爆,但由于成本较低,收回成本的难度并不大。尤其是单一玩法的派对游戏,对于小厂商来说十分友好,这也促使不断有新的派对游戏推出。不过,与单一玩法派对游戏的良好发展态势不同,追求大DAU(日活跃用户数量)、多玩法的派对游戏,自去年初的猪鹅派对游戏大战偃旗息鼓之后,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选择越多,派对游戏机会越少

派对游戏的起源与电视综艺闯关游戏、线下社交桌游等场景密切相关。从本质上来说,派对游戏的社交属性大于游戏属性,它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其他线上游戏。

当人们在娱乐和社交方面的选择越来越多时,派对游戏的发展机会也就相应减少,尤其是那些追求大而全、大DAU的派对游戏。因为派对游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玩家现实社交关系的延续,玩家将以往在线下、其他游戏或其他平台进行的社交活动,转移到了游戏中。

然而,不少玩家选择派对游戏往往是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社交方式。例如,2020年爆火的派对游戏《Among US》能够走入大众视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居家期间,人们无法进行线下社交,只能通过线上游戏来满足社交需求。当人们有了其他社交选择时,很多玩家就会放弃派对游戏。或者说,派对游戏只是一种具有新鲜感的社交活动,当新鲜感过去,因新鲜感而来的玩家就会离开。

实际上,派对游戏爆款并不少见,每年都会出现几款,但很多游戏在爆火一段时间后就销声匿迹了。不过,对于单一玩法的派对游戏来说,能够爆火一段时间就足以收回成本并赚取利润。但对于大而全的派对游戏来说,追求大DAU和长线运营则是必然选择。因为派对游戏本身以社交、休闲为主,玩家的付费意愿和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都比较低。而且,当一款大DAU的大而全派对游戏出现时,会挤占其他派对游戏的生存空间。

大而全尘埃落定?

《蛋仔派对》和《元梦之星》的竞争,确定了它们在市场中的老大老二地位,而被这场大战波及的老三老四们则逐渐失去了竞争力。莉莉丝的《生活派对》在去年末被曝裁员,船岛游戏的《派对搭啦碰》也在今年2月宣布停止项目研发。

「社交 + 游戏」是大DAU游戏的成功密码。但同时,重社交的游戏也有一个特点,除了头部几款产品能够获得丰厚收益外,其他产品很难从中分一杯羹。以社交属性较重的MOBA品类为例,在移动平台发展了十余年,目前《王者荣耀》和《英雄联盟手游》基本维持在畅销榜前十,但在畅销榜前百中很难找到第三款MOBA产品。

尽管派对游戏在移动平台上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品类,但目前呈现出的发展趋势与MOBA类似,甚至更为严峻。派对游戏和其他强社交游戏一样,高度依赖社交网络效应。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产品的价值和吸引力也会随之增强,用户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已有大量用户的游戏,这就导致用户向头部产品集中。

大而全的派对游戏追求丰富多样的玩法供应,除了官方提供大量玩法外,还开放了UGC(用户生成内容)功能,让玩家可以在一个游戏中体验到各种各样的玩法。虽然派对游戏的玩法简化了数值和养成等因素,降低了玩法的学习成本,玩家可以轻松地从一个游戏转移到另一个游戏。但同样由于游戏之间的高相似性,在品质和玩法没有明显差距的情况下,玩家没有理由去尝试新的游戏。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运营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不仅是派对游戏防止已有用户流失的保障,也是吸引新用户的关键。然而,构建生态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无论是UGC生态、社交网络还是IP联动等方面,即使是大厂想要搭建好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资金。

在UGC生态方面,常常通过创作者激励计划来构建「玩家 – 创作者 – 玩家」的闭环生态。例如,2023年《蛋仔派对》推出「共创蛋时代」计划,在2年内投入5亿元用于激励创作者。

在社交网络方面,除了线上跨平台传播,通过主播和「梗文化」提供话题外,还会进行线上线下联动。例如,《蛋仔派对》与广州长隆水上乐园合作,举办「蛋仔主题大巡游」「蛋仔电音派对」等一系列活动。

IP联动则可以提高游戏的话题度和吸引新用户群体,这也是派对游戏经常开展的运营活动。例如,《元梦之星》联动《蜡笔小新》《功夫熊猫》等知名IP。无论是哪个方面,对于中小厂来说,都很难投入如此多的资源。即使是大厂,后来者投入大量资源也不一定能取得相同的效果。

小而新层出不穷

单一玩法、小而新的派对游戏一直有着独特的生存空间。一方面,其较低的成本使得实现盈利的压力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即使成为爆款,这类游戏也只会在一段时间内爆火,受众相对有限,竞争压力也不会太大。

纵观单一玩法的派对游戏,相较于大而全的派对游戏更注重运营,它们更注重玩法创新。很多热门的派对游戏都是在已有玩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独特的玩法吸引用户。例如,《Among US》和《鹅鸭杀》都是基于「狼人杀」规则进行玩法创新,在保留狼人杀核心乐趣的同时,通过对规则的改造,增加了游戏的新鲜感和趣味性。最近火热的《R.E.P.O.》也是在《致命公司》的玩法框架下进行了微创新。

此外,这类游戏通常采用卡通搞怪的画风,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搞怪的风格增加游戏的乐趣。而且,这类游戏离不开主播的宣传,有不少游戏在默默无闻一段时间后,在主播的推动下实现了爆火。

以《人类一败涂地》为例,该游戏在2016年7月首次发售时并不起眼。直到2017年底,游戏更新了多人模式,从单人解谜闯关转变为派对游戏。在最初的两年里,《人类一败涂地》的销量只有33万份。但在2019年和2020年,经过各大主播的游玩宣传,到2020年8月份,其销量达到了3000万份。

国内也有厂商瞄准了这一赛道,鹰角的《泡姆泡姆》目前来看也是走玩法创新的道路。而且在PC端,大厂出品的高质量偏任系的合作闯关派对游戏还比较少。

派对游戏还有机会吗?

对于移动平台上追求大DAU的长线运营派对游戏来说,后来者想要追赶可能困难重重。但对于强调玩法创新的派对游戏来说,即使是中小厂商,也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本文通过分析《鹅鸭杀》回归这一事件,全面探讨了派对游戏市场的现状。大而全的派对游戏市场格局渐趋稳定,头部产品占据主导地位,中小厂商构建生态难度大;而小而新的单一玩法派对游戏凭借低成本、玩法创新等优势,为中小厂商提供了发展机会。总体而言,派对游戏市场仍有发展空间,关键在于找准定位和创新玩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派对游戏风云:大而全与小而新的角逐之路 派对游戏格局:大DAU难破局,小玩法有新机?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