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乌克兰士兵的经历,讲述了乌克兰军队从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撤退的混乱状况,以及之后的跨境突袭行动,同时展现了士兵们对大国谈判、美国援助和欧洲盟友的看法,深刻揭示了乌克兰在战争中的困局以及和平的复杂性。
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乌克兰士兵阿尔捷姆·卡里亚金(Artem Kariakin)的经历,宛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乌克兰军队从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艰难撤退的真实写照。这场尚未结束的战斗,就像一团混乱的迷雾,其中交织着牺牲的悲壮、政治的博弈,不仅暴露出乌克兰战线上的脆弱不堪,更让人们看到了乌克兰在大国权力游戏下的无奈困局。
仅仅一周之前,阿尔捷姆和他的部队还在频繁地穿越乌俄边界,执行着各项任务,深入到俄罗斯的苏扎镇(Sudzha)。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上周,乌克兰军队突然接到了撤退的命令,整个场面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阿尔捷姆用手中的手机,忠实记录下了撤退过程中的惊险场景:一辆辆被烧毁的军车冒着滚滚浓烟,车辆残骸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狰狞,还有俄罗斯的无人机不时在空中呼啸而过,给撤退的队伍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阿尔捷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撤退的命令来得实在是太仓促了,很多部队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行动,一下子就陷入了混乱的漩涡之中。”他毫不掩饰地承认,这次撤退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甚至可以用“灾难性”来形容。部队只能依靠一条单一的补给路线,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只有一根脆弱的救命稻草。而且,通讯设备在俄罗斯境内完全失效,曾经被视为救命法宝的星链卫星系统也成了毫无用处的摆设。
尽管如此,阿尔捷姆仍然认为,乌克兰在库尔斯克的行动并非毫无意义。虽然在撤退过程中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但至少成功吸引了俄罗斯东部战线上的部分兵力,让乌克兰军队在其他方向上赢得了一些宝贵的喘息机会。然而,对于那些从前线艰难撤退下来的士兵来说,这样的“胜利”代价实在是太过沉重了。
阿尔捷姆·卡里亚金
在士兵们在前线拼命撤退的同时,国际政治舞台上却在上演着另一出戏码。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在进行通话,讨论如何结束这场战争。阿尔捷姆对此表现出了极度的不屑,他嗤之以鼻地说:“特朗普说想结束战争,只不过是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而普京不过是想欺骗特朗普,以便继续他的战争。对我们这些在前线拼命的士兵来说,这些谈话简直荒谬至极。”
对于出生在卢甘斯克(现被俄罗斯占领)的阿尔捷姆来说,战争意味着他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而特朗普和普京的“谈判”,在他看来,不过是一场高高在上的权力游戏。他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们只想牺牲我们的家园来换取所谓的和平。我无法接受这样的和平,这是对我们士兵和民众的背叛。”
然而,乌克兰士兵并没有因为这次撤退而停止行动。他们在库尔斯克和别尔哥罗德地区持续发动跨境突袭。士兵谢尔盖(Serhiy)所在的突击营就参与了这样危险的任务。他们不仅要小心翼翼地穿越布满地雷的雷区,还要艰难地对抗反坦克障碍物“龙牙”,同时还要四处寻找并修复损坏的战车。
谢尔盖的团队选择在夜间行动,试图减少暴露在俄罗斯侦察机下的风险。然而,即便是在黑暗的掩护下,危险依旧无处不在。俄罗斯的滑翔炸弹、火箭炮、无人机就像幽灵一样,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为了对抗这些无人机,乌克兰军队甚至在某些道路上架设了防护网,试图拦截敌方的袭击,但这也只是一种无奈的挣扎。
在一次行动中,谢尔盖最终找到了一辆损坏的美制布拉德利战车。这辆战车被从俄罗斯战场上艰难地拖回,准备送往后方进行修理。这一幕,让人不禁心酸地想起乌克兰对美国军事援助的高度依赖。而如今,美国的态度却变得愈发模棱两可,就像在黑暗中闪烁不定的灯塔,让乌克兰士兵感到无比的迷茫。
谢尔盖对于美国未来的支持显得格外悲观。他认为,特朗普对和平谈判的热衷,已经显现出乌克兰可能被“出卖”的苗头。他直言:“如果美国停止支持乌克兰,那么停火可能很快达成,但对乌克兰来说,这将是极其不利的停火条件,意味着我们将失去更多的权益和尊严。”
至于欧洲盟友,谢尔盖更加不屑一顾:“欧洲根本无法单独解决这个冲突。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不是我们的安全问题。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却选择了袖手旁观。”
谢尔盖的愤怒与失望,反映了乌克兰士兵的普遍心声:他们渴望和平,但绝不接受以割让领土为代价的“假和平”。这种和平,对他们来说,是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践踏。
谢尔盖
乌克兰在 2024 年 8 月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的突然进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出其不意地撼动了俄军的防线。然而,这种冒险的军事行动同时也暴露了乌克兰的战略困境:孤立无援的补给线,就像一条随时可能断裂的生命线;短视的战略规划,让乌克兰在战争中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以及对外国支持的过度依赖,使乌克兰失去了自主决策的能力。这些因素都让乌克兰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而与此同时,大国间的权力游戏仍在继续。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只是这场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一个小小环节。对乌克兰士兵来说,这场战争不仅是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更是一场不得不参与的残酷生存斗争。
战争的尽头是否真的存在和平?乌克兰士兵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和平并非是一个无条件的选择。当外界试图用谈判为战争画上句号时,真正的代价却往往由前线士兵和普通民众来承担。乌克兰的撤退让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让我们重新思考:所谓和平的意义,究竟是谁的和平,又是谁在为这份和平付出沉重的代价?
乌克兰于 2024 年 8 月入侵俄罗斯,令俄罗斯措手不及
本文通过讲述乌克兰士兵阿尔捷姆和谢尔盖的经历,展现了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地区撤退的混乱与代价,以及后续的跨境突袭行动。同时揭示了大国博弈下乌克兰的战略困境,包括补给线孤立、战略规划短视和依赖外国支持等问题。士兵们对美国援助和欧洲盟友表示失望,渴望真正的和平而非以割让领土为代价的“假和平”,引发了人们对和平意义和代价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