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万亿新起点,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开启创新征程!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成果,包括2024年产业规模破万亿、今年前两月创新药械获批数量居首等,还阐述了北京在产业布局上的举措,如政策支持、吸引外资企业、引进人才、设立投资基金等,最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活力,整体规模达到了1.06万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8.7%。这一成绩意义非凡,北京成为了全国首个医药健康产业突破万亿的城市。

医药健康产业对于北京的创新发展而言,就像是一对强劲的“双发动机”。从2018年开始到现在,北京已经连续实施了三轮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的“行动计划”。这些计划如同坚实的基石,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今年开年就迎来了好兆头。在前两个月的时间里,北京有7款创新药械产品获批上市。这个数量在全国位居第一,为全年的发展实现了“开门红”。

回顾过去一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在多项数据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中,AI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的有11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9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排名全国第二;9个创新药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位居全国第三;还有27个项目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揭榜挂帅优胜单位名单,数量同样居全国首位。

那么,北京是如何在医药健康产业布局中领跑的呢?

北京在创新与“三医”联动协同方面下足了功夫。为了支持创新医药的发展,推出了“32条措施”。这些措施实施一年以来,一系列创新改革深入开展。比如落实了国家创新试点,将药品临床试验审批时限从60日压缩至30日,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从200日压缩至60日。同时,还发布了2批16家临床试验试点机构名单,并推动8个创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纳入试点。

除了政策上的“加持”,北京还吸引了一批外资企业落地,且落地数量创下了新高。赛诺菲计划投资约10亿欧元,在经开区新建胰岛素生产基地,这是其在华最大单笔投资。GE医疗北京影像设备制造基地更是获评“灯塔工厂”,成为中国医疗设备行业首家“灯塔工厂”。

北京还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不仅着力提升对外资人才、临床成果转化等人才的引进力度,还推进实施临床医师科学家培训,推出了医药领域服务科学家创业的CEO人才特训计划,并且连续举办了12期医药健康高研班。

在金融支持方面,北京设立了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围绕早期研发和产业化落地“两头”完成投决44项,投决金额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近90亿元。在全国投资同比下降明显的情况下,北京的投资表现优于全国。此外,还在经开区设立了规模70亿元的产业并购基金,推动更多优质医药健康产业项目落地。

展望未来,北京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下一步,北京将深入推动第三轮“行动计划”落地实施并取得实效。在市级医药健康联席会的统筹下,加速产出创新药械成果,发力产业化落地和规模化放量。同时,提升创新与“三医”联动的协同水平。还会研究出台2025年新一轮改革政策,强化创新企业的引进和培育。争取吸引一批知名外资企业在京加大研发投入和布局。在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等新兴领域持续发力,做强做大药械基础板块,形成北京独特的竞争优势,为医药健康产业从“万亿”迈向新高度注入强劲动力。

本文介绍了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在2024年规模破万亿的突出成绩,以及今年前两月创新药械获批数量领先等情况。阐述了北京通过政策支持、吸引外资、引进人才、设立基金等多方面举措推动产业发展。未来,北京将继续深入实施计划,在多领域发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巩固并提升其在医药健康产业的领先地位。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万亿新起点,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开启创新征程!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