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对母女在爱尔眼科四川眼科医院通过日间手术模式,上午手术中午回家的就医经历,介绍了日间手术模式对于老龄化家庭的优势、实现“随治随走”的流程,以及该模式在节约时间和支出等方面的好处,还提及了爱尔眼科成都区域的协同发展使日间手术惠及更多患者。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一旦涉及手术,往往就意味着要长时间住院。然而,成都的一对母女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就医体验,她们的经历正逐渐改变着人们对手术和住院之间关系的固有看法。
3月17日,77岁的胡婆婆和55岁的女儿吴女士来到爱尔眼科四川眼科医院。她们通过日间手术模式,上午接受了白内障手术,到了中午,两人便携手回家休养。这种如同“朝至夕归”般便捷的医疗模式,为当前老龄化社会的就医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解题思路。
老龄化家庭的“双重难题”
这对特殊患者所面临的就医困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女儿吴女士发现自己视力模糊,白内障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而她77岁的母亲胡婆婆不仅同样患有白内障,而且由于年迈,需要全天有人照顾。要是按照传统的住院模式,至少需要3天的陪护期。如果两人同时住院,那无疑会给家庭带来双重的负担。
吴女士回忆道:“本打算错开时间手术,但医生告知现在可以当天解决。”从门诊检查到预约手术,整个过程仅仅用了2天时间。
患者母女术后与王心莲院长、王梦斐主任合影
日间手术如何实现“随治随走”?
在医院的日间手术中心,我们可以看到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从预约缴费区、医保审核区、检查区、宣教区、手术区、麻醉复苏区到观察区,这些区域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服务链。
日间手术与传统手术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患者会提前在门诊完成所有的检查项目,并且预约好日间手术的具体时间。然后按照医嘱提前点眼药,在预约的时间到医院进行手术,当天就可以出院回家。
以常规白内障手术为例,患者需要在手术前一天入院,完成所有检查项目,并且按照医嘱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手术后,还要留宿一晚。直到第三天上午,医师查房确认可以出院后,患者才能办理出院手续回家。
“银发族”就医新选择
相关数据显示,在该院接受日间手术的患者中,60岁以上的群体占比达到了86%。很多老人其实内心是抗拒住院的,他们担心会给子女增添麻烦。而日间手术模式既能够满足老人的治疗需求,又很好地维护了老年人的尊严感。目前,这种模式已经扩展到了翼状胬肉、眼底注药等多种眼病的治疗中。
节约时间
与传统住院手术相比,日间手术通过对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实现了“零住院”的突破。患者从术前检查到完成手术,整个过程仅仅需要24小时,相比常规模式,缩短了3 – 5天的住院时长。
诊疗速度的加快,使得床位能够更快地释放出来,这也让那些患有疑难眼病的患者等待治疗的时间大大缩短。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当下,这种模式为“银发族”提供了更加友好的医疗选择。
节约支出
由于不需要长时间住院,患者可以减少床位费、护理费等直接支出。同时,也不需要家属长时间陪护,避免了家属请假误工等问题。
区域协同“共享”医疗服务再升级
爱尔眼科成都区域实现了融合发展,旗下的三家医院共享专家团队、共享技术服务,并且系统能够同步临床数据。这样一来,打破了医院之间的资源壁垒,让资源能够“流动”起来。
三家医院之间有着同质化的设备和服务,床位可以进行动态调配、跨院调剂,专家也能够跨院坐诊。真正做到了“专家跟着患者需求走,而不是患者追着专家跑”。这就保障了患者无论在哪个医院就诊,都能得到及时的诊疗。这种协同发展达成了1 + 1 + 1 > 3的聚合效应,让日间手术的便利性能够惠及更多的基层患者。
据悉,目前爱尔眼科成都区域开展的日间手术,适应症已经从白内障拓展到了综合眼病、眼底病等多种病种。专家提醒,虽然日间手术非常便捷,但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术后护理。对于那些伴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病的患者,或者不适合日间手术的患者,仍然需要遵医嘱科学合理地选择住院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朝至夕归”的快速就医模式很有可能会成为常规手术的新选择。
本文介绍了成都母女通过爱尔眼科的日间手术模式实现“朝至夕归”的就医经历,阐述了该模式能解决老龄化家庭就医难题,分析了其“随治随走”的流程,强调了它在节约时间和支出方面的优势,还提及爱尔眼科成都区域协同发展使日间手术惠及更多患者,最后提醒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