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张庄镇河道整治:让清流涌动,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本文聚焦禹城市张庄镇冬春水利建设,详细介绍了镇域内后王村、张梁路沿线等河道的清淤治理情况,包括治理背景、过程、成果以及后续的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展现了张庄镇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作为。

近日,禹城市张庄镇紧紧抓住冬春水利建设的黄金时期,对镇域内后王村、张梁路沿线等4条重要河道展开了系统治理。在施工现场,机械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原本沉睡多年、被淤泥阻塞的河道,在这次治理中重焕生机。只见那汩汩清流沿着新疏浚的河床欢快地奔涌向前,仿佛是大自然重新奏响的乐章,更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备播储备了充足的水源。据了解,此次治理的河道总长达到了6000米。

在张庄镇后王村,河道清淤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条河道全长1400米,由于长达26年都没有进行大规模修缮,河道内淤积情况十分严重,水流变得异常不畅。每到灌溉时节,水流难以顺利到达农田,严重影响了农业灌溉,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然而,经过12天紧锣密鼓的紧张施工,清淤工作顺利完成。曾经沉睡的河道再次通水,清澈的水流在河道中缓缓流淌。通水后的河道不仅能够有效满足春季灌溉需求,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还为整个村庄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后王村在完成河道清淤后,积极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后王村负责人王洪勇站在新通水的河道旁,满怀憧憬地介绍说:“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要让水活起来,更要让河道美起来。”下一步,后王村将在河道里种植观赏荷花,到了夏天,满河的荷花盛开,必将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边坡搭配种植黄菖蒲和苜蓿,既能起到固土的作用,又能增添一份自然的野趣。两岸每间隔3米栽植杏树,等到春天杏花绽放,将为村庄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中间还会补植月季花带,让整个河道在不同的季节都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打造出“春花秋实、四季常绿”的生态廊道。这条兼具灌溉功能与景观价值的生态河道,预计通过莲藕种植、苗木经济等产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与此同时,张庄镇张梁路沿线的河道清淤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张梁路沿线河道全长3000多米,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系统的维护,河道内淤泥堆积如山,水草肆意生长,严重影响了河道的行洪能力和灌溉功能。在灌溉季节,水流常常因为淤泥和水草的阻碍而不畅,致使农田得不到充足的水源补给,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制约。

面对这一严峻的状况,张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了专业团队,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制定了详细的清淤方案。据悉,本次清淤工程投入了8台大型机械,施工人员日夜奋战,预计20天完工。清淤工程完成后,张梁路沿线河道将焕然一新,河道的行洪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有效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张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晶莹表示,清淤只是第一步,后续工作同样重要。该镇已经在沿线规划了3处植树平台,计划栽种垂柳、杨树等乡土树种。这些树木不仅能够巩固堤防,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形成一道绿色屏障,改善生态环境。据悉,该工程将改善1500亩农田的灌溉条件,为农业增产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后王村、张梁路沿线河道清淤工程的顺利竣工,是张庄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让河道重新焕发生机,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更为张庄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张庄镇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本文围绕禹城市张庄镇冬春水利建设中后王村和张梁路沿线河道清淤工程展开,阐述了工程背景、成果及后续生态经济规划,彰显了张庄镇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行动,体现了河道治理对生态、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多重积极影响。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张庄镇河道整治:让清流涌动,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