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展开,阐述了该通知在专业设置、建设、实施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及目标,同时提及重点省份的专业布点计划。
近日,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在3月19日,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携手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此次联合发文具有重要意义,旨在全面部署加强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通过加快培养医养结合专业人才,以更好地满足当下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
《通知》着重强调了专业设置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积极支持专业梯次设置,大力引导和支持本地职业本科学校等设置医养照护与管理职业本科专业,并将其作为贯通培养专业。另一方面,鼓励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高职专科专业毕业生报考该职业本科专业。同时,对于有条件的学校,《通知》鼓励其积极探索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中高本贯通培养模式,为人才的培养搭建更加完善的通道。
在专业建设方面,《通知》明确了各地的工作方向。各地需要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而言,要引导学校与医养结合机构、康复医院、护理院等相关机构展开合作,共同制定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安排上,实践教学学时原则上不低于50%,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此外,要积极推进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产教融合、医教协同、校企合作,从而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实现精准对接。
《通知》还对各地教育、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了组织实施的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新增布点的学校、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学生等给予支持。同时,支持各地畅通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让专业人才能够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所长。
据教育部消息,北京、河北、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山东、广东、广西、四川等10个省(区、市)被确定为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重点省份。《通知》提出了明确的专业布点目标,到2025年底,原则上每个重点省份要新增1个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布点;到2027年底,原则上每个重点省份累计新增不少于3个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布点,通过重点省份的示范带动,促进全国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高。
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通知》,涉及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的设置、建设、实施等方面的内容,以及重点省份的专业布点目标。该《通知》的出台有助于加强专业建设,培养更多医养结合专业人才,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