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地方银行掀起消费贷价格战,差异化竞争成关键 银行消费贷利率频降,“价值深耕”成转型方向

本文聚焦银行消费贷市场,报道了近期地方银行掀起的消费贷价格战,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降至新低,分析了利率降低的原因、政策背景,并探讨了银行消费贷未来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深耕”的发展方向。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银行消费贷“地板价”再次被刷新,而此次引发价格战的依旧是地方银行。3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已有地方农商行推出了低至2.4%的消费贷利率。在政策利好不断、信贷市场揽客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环境下,银行消费贷不能再局限于“价格竞争”,而是要迈向“价值深耕”。当告别单纯的低价厮杀后,银行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提升服务价值、创新消费场景,来实现差异化竞争。

利率低至2.4%,消费贷“白菜价”来袭

当下,银行消费贷利率已然跌到了“白菜价”。3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从萧山农商行信贷部门人士处得知,该行个人消费贷利率最低可达到2.4%。

该信贷部门人士介绍道:“目前合作的‘白名单’机构主要是国企、上市公司等,进入‘白名单’的客户消费贷利率最低为2.4%,贷款期限为1年;普通民企人员消费贷利率最低为3.5%,贷款期限同样是1年期,贷款金额均为20万元。”

与此同时,两家上市城商行的消费贷利率也有了新的变化。北京商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宁波银行“宁来花·直接贷”消费贷利率最低降至2.49%。不过,消费贷利率是根据每位客户的资质等综合评定的,因人而异。2.49%的低利率是个别优质客户和秒杀券等优惠叠加的结果,且低利率有条件约定,比如要求是新客、在一定时限内申请等。

有北京银行客户经理表示,该行“消费京e贷”利率也进行了下调,低至2.5%。在3月初的时候,“消费京e贷”的最低利率还维持在2.78%。需要注意的是,低利率需要走团办流程才可以实现。该客户经理介绍说:“这是以团办为契机的特别优惠,参与团办必须是同一单位的人员,所在单位3人及以上申请,介绍人能享受更低的2.5%利率优惠,而普通客户目前最低利率为2.65%。”

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后,银行的负债成本下降,这为银行让利打开了空间。再加上监管部门对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消费贷成为了银行响应“促消费”的重要手段。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指出,当前消费贷利率降至“冰点”,既有季节性因素,也是融资供需失衡的外在表现。基于早投放、早受益的理念,银行通常会在年初开展“开门红”促销活动,以低利率来抢占市场份额。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实体部门融资需求整体疲软,居民端因为房地产下行导致房贷需求萎缩,再加上消费信心不足抑制了消费信贷的扩张;企业端受到盈利下滑和产能过剩的影响,投资扩产的意愿低迷。实体部门融资需求不足倒逼银行通过降价来争夺有限的优质客户资源,从而形成了“以价换量”的被动局面。此外,今年大概率仍会有1 – 2次降息操作,在降息之前提前扩大信贷规模,对银行来说也是理性的选择。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消费贷利率降低,有助于降低借款人的利息支出,提高借款人申请消费贷款的意愿,从而有助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而部分银行推出超低利率的消费贷款,通常是针对优质客户群体,对客户的职业、收入等有较高要求,因此不具有普遍性,风险总体可控。

应转向“价值深耕”,探寻差异化发展之路

不久前,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中小银行都开启了一波消费贷利率降价优惠活动。例如,建设银行消费贷推出专享优惠年化单利2.8%起的活动;民生银行消费贷审批额度在30万 – 100万元,最新利率为2.65%;招商银行“闪电贷”通过发放利率券,部分客户利率低至2.68%;江苏银行消费贷年化利率低至2.58%起。

利率下调的背后,不仅有市场环境的驱动,政策因素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强化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的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的额度、期限、利率。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个人消费贷款的偿还方式,有序开展续贷工作。

此前,金融监管总局也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在增加消费金融供给方面,要针对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有市场观点认为,当前消费贷利率水平已接近银行的盈亏平衡点,继续下探的空间有限。预计今年二季度消费贷市场将进入分化阶段,头部银行会通过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生态提升综合收益,地方银行则可能转向新市民、县域消费等细分市场寻求差异化发展。

在薛洪言看来,在政策支持的背景下,银行消费贷有望在额度、利率、还款期限等方面开展新一轮的产品创新优化,整体方向是更高额度、更低利率、更长期限以及更灵活的还款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借款人的消费需求。具体来说,在额度方面,银行可能会根据消费场景动态调整上限,例如针对新能源汽车购置、智能家居等大额消费需求推出专项高额度产品;期限设计将更加贴合消费周期,不再“一刀切”;利率定价也有望进一步灵活化。

“银行消费贷的未来突围方向需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深耕’”,薛洪言进一步指出,首先,场景化嵌入是破局的关键。消费贷的本质是服务于具体消费行为,银行应跳出单纯放贷的逻辑,主动对接消费趋势和消费场景;其次,要进行客群分层与区域下沉,针对不同客群开发针对性产品,提高差异化竞争能力;同时,要持续发力金融科技,在提高风控水平的同时优化用户体验。最终目标是将消费贷融入实际消费链条,通过差异化服务体系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效提升的转型。

本文详细报道了银行消费贷利率不断降低的现状,分析了利率降低的原因,包括市场供需失衡、政策支持等。同时指出当前消费贷利率接近盈亏平衡点,继续下探空间有限,未来市场将进入分化阶段。银行消费贷应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深耕”,通过场景化嵌入、客群分层、金融科技等手段实现差异化竞争和质效提升。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地方银行掀起消费贷价格战,差异化竞争成关键 银行消费贷利率频降,“价值深耕”成转型方向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