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等三家公司申请“基于混凝土性能梯度的明挖隧道控裂结构及方法”专利的相关情况,包括专利公开号、申请日期,介绍了该专利的具体方法及优势,还提及了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基本信息。
据金融界2025年4月5日报道,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信息显示,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以及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基于混凝土性能梯度的明挖隧道控裂结构及方法”的专利。该专利的公开号为CN 119754344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1月。
从专利摘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项发明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其具体的基于混凝土性能梯度的明挖隧道控裂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先获取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这是整个控裂方法的基础,合适的配合比能够确保膨胀混凝土发挥出应有的性能。
步骤S2:确定墙体允许最大伸缩缝间距。这一步骤对于控制隧道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合理的间距可以有效应对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
步骤S3:进行膨胀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完成膨胀混凝土的浇筑之后,要立刻在其两端浇筑普通混凝土。这种浇筑顺序和方式是该专利方法的关键环节之一。
步骤S4:对膨胀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进行精心养护,直到形成稳定的膨胀混凝土墙和普通混凝土墙。养护过程直接影响到墙体的最终性能和质量。
该发明通过巧妙设置膨胀混凝土墙和普通混凝土墙的组合方式,只在收缩应力影响较大的区域设置膨胀混凝土。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降低整体结构的温度应力,使得拉应力始终低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进而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其最终效果是能够有效减少明挖隧道中裂缝的产生,同时还能节约材料成本、施工成本以及时间成本。
天眼查提供的资料表明,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公司位于广州市,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相关业务。该企业注册资本为3789.3688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的大数据分析可知,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有着丰富的业务活动。它共对外投资了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多达235次,拥有专利信息877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29个。
本文围绕中交相关企业申请的明挖隧道控裂专利展开,介绍了专利的基本信息、具体方法和优势,同时还展示了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企业概况。该专利有望在明挖隧道施工领域带来积极影响,提高工程质量并节约成本。本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