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医保购药的“六要六不要”原则,包括要购买有追溯码的药、扫码结算、索取小票、验码、索赔以及毁码等要点,旨在帮助读者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
在医保购药过程中,为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我们需要了解并遵循“六要六不要”原则。
一要有码。强烈建议医保购药者只购买包装上带有追溯码的药品。追溯码就如同这一小盒药品的唯一身份证,每一小盒药的追溯码号码都是独一无二的,与其他药品,包括同品牌同规格的其他小盒药品的追溯码都不相同。需要明确的是,确定这小盒药身份的唯一证据是印在小药盒上的追溯码,而不是购药发票、小票或者微信支付宝付款记录。
从现在到今年年底之前,在药店可能还会碰到一些合法合规但没有追溯码的药品。然而,目前中国有七十万家药店,其中医保定点药店超过四十万家,有追溯码的医保药品品规众多,每年的销量接近七百亿盒,而且同样功效的药品往往有很多种。所以,大家不妨思考一下,是否真的有必要在某一家药店购买没有追溯码的药品呢?根据相关文件规定,从2026年1月1日起,所有销售的药品都必须实现追溯码全覆盖。这也就意味着,明年起,对于那些没有追溯码的药品,大家最好像对待外星生物一样,谨慎对待,敬而远之。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住院拆零服用的药品、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目前暂时没有要求使用追溯码。
二要扫码。在结算药款时,一定要看着售药人员扫描这小盒药的追溯码,千万不要让他们扫描其他药品的追溯码。一旦追溯码被扫码销售,相关数据就会进入国家医保局的数据库。如果售药人员刻意扫描其他药品的追溯码,或者故意不扫描追溯码,那就说明卖给您的这盒药很可能存在问题,可能是在试图用其他追溯码来掩盖,或者隐瞒二次销售的痕迹。个别违法违规的药店和诊所常常会采用这种手法来串换或者销售回流药,有时候他们扫描药品的码,给顾客的却是大米或洗发水。等到准备卖这盒药时,如果顾客盯得紧,他们就只能扫描其他药的码来顶替或者不扫描追溯码。
三要小票。购药时一定要坚持索取小票,因为这可能为您带来上千元的赔偿。在今年年底前,购药索取小票后,回家后可以抽空把药盒上的追溯码标注在小票上相应药品名称后面,然后用手机拍一张照片留存,以防小票的热敏纸时间长了脱色。从2026年起,国家要求售药的小票或发票上要标注追溯码,届时大家就可以减少抄号码这个步骤,但拍照留存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索取小票并记录追溯码的目的是为了在后续发现问题时,能够保留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要验码。大家要养成验码的好习惯,避免成为回流药的接盘侠。
五要索赔。如果发现卖给自己的是回流药,一定要坚决索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扫描药品追溯码后可能出现的4种情况。
情况1:“未查询到产品销售信息”,建议等两天再次扫码,如果还是未出现相关信息,说明售出机构未扫描该盒药品上的追溯码,此时可以向售出机构或有关部门反映。
情况2:“查询到仅有1次销售信息”,如果确实是本人购买的,说明该药品合法合规。
情况3:“查询到仅有1次销售信息”,如果并非本人购买,说明该药品此前已被出售过,极有可能是“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消费者可以举报并向售出机构索赔。
情况4:“查询到有2次及以上的销售信息”,说明该药品此前已被出售过,极有可能是“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消费者可以举报并向售出机构索赔。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使用医保部门以外的软件或APP扫描药品追溯码,得到的信息并不是该药品的医保销售结算信息,不适用于上述方法和结论。
六要毁码。药物服用完毕后,请妥善处置空药盒,建议把药盒撕开,尤其要确保空药盒上的追溯码被撕毁,防止有心的犯罪分子继续盗用空药盒和追溯码。对于吃不完的药和废弃药,如果有时间,可以把每一粒药剥离出来后,扔到指定的有害垃圾收集处。千万不要将自己的药盒或药品出售给药贩子,否则一方面,售出的药品经非法转卖后会对他人造成危害,自己和家人也有可能买到“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另一方面,您卖出去的药品在被非法转卖时,其他购药者也能通过扫描药品追溯码,把您的卖药行为暴露出来,这将会给您的医保待遇带来巨大不利影响,严重的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实在是得不偿失。
在此,提醒所有看到本文的朋友们,为了您和家人们的健康,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将本文转发到“亲情之家”家庭群,让家人们也都知晓医保购药“六要六不要”。如果家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可以打电话告诉他们在购药用药时要牢记并使用“六要六不要”的具体做法。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维护自己和家人以及全社会的用药安全。
本文围绕医保购药的“六要六不要”原则展开,详细阐述了每一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包括有码、扫码、要小票、验码、索赔和毁码等方面,并对扫描药品追溯码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同时提醒大家要妥善处理空药盒和废弃药品,避免将其出售给药贩子。最后呼吁大家积极传播这些知识,共同维护用药安全。